新快报 2021-02-21
文化大家贺新春 | 陈初生: 强大的国家带给我从容的心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陈初生,1946 年 5 月生于湖南涟源。著名书法家,古文字学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兰亭奖教育奖评委、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监审委员会副主任。精鉴别,富收藏,喜音律。曾任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书法院院长,暨南大学教授,被视为暨南大学艺术教育的奠基人。

琴棋书画、吟诗作赋、开办个展 ......2020 年,不同于大多数人感到焦虑和不安,陈初生带着从容的心态在继续创作和生活。他说这份从容是国家给他的,是强大的国家让他得以在这动荡且不平凡的一年里继续醉心于所爱。陈初生用 " 不停 " 展望自己的 2021,他说:" 只要自己还健健康康的,就一定还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020 年关键词:从容

虽然陈初生已经从教授、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书法院院长等职位上退休,但极高的书法造诣和他在古文字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使他继续饮誉书坛,成为书法界的常青树。2020 年,陈初生的个展在继续举办,他的作品更是登上了 " 时代先声——广州文艺百年大展 " 等大型展览。

陈初生介绍,2020 年完成的许多大事其实是 2019 年的延续,2019 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为这位原书法院院长整理出版了他的学术论文集——《三余斋丛稿》,文集是陈初生长期从事文化研究与艺术创作的缩影," 包括有序跋、创作的诗歌创作、对联、序跋、琴铭等。"

《问学馀事——陈初生书法展作品集》也在同年 6 月出版,同时开启的还有陈初生在广州的第一次大型个人展 " 问学馀事——陈初生书法作品展 ",展览首站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开幕,展出了近百幅陈初生的书法作品与琴铭作品。

接着,展览又来到了湛江、东莞等地。2020 年 2 月本应是展览在在江门市美术馆举行的时间,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展览推迟到 9 月才举行。每一站的巡回展览都取得强烈反响," 社会反响相当好,当地很多书法爱好者都来到现场,媒体上也有很多报道。" 陈初生介绍。

" 疫情宅家对我们搞书法的没影响,我在家平心静气练功服,书法反而进步了。" 陈初生笑着调侃道。疫情期间,陈初生从容地继续生活,继续在家看书、练书法、弹古琴。他说,这份从容是国家给他的," 看到我们我们疫情防控的很好,我就很从容。这次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陈初生更是将 " 从容 " 这份心境也延续到了诗歌创作中,疫情期间,他创作了一首诗歌," 宅居避疫我从容,睡觉南窗感日红,涤砚有心磨墨沉,挥毫无意累书功。" 开头四句就记录了他宅家避疫期间,睡觉、挥毫的从容状态。这首诗也在广东省文联指导、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 " 同舟共济 艺起战疫——广东省抗击疫情主题书法作品展 " 上展出。

2021 年关键词:不停

今年已经 75 岁的陈初生常将 "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 挂在嘴边,他说 " 只要自己还健健康康的,就一定还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而 " 不停 " 这一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成为了陈初生在 2021 年的关键词。" 弹琴不会停,写字不会停,还要把身体养好,健康的生活模式不会停。" 他也将这种态度传授给学生,在暨南大学当教授时,每到最后一堂课,他都会叮嘱学生," 愿书法活动陪伴你的终身。你能不能做到?如你做这一点,你一生会很快乐。"

一 " 玩 " 古琴就收不住了

谈及 2021 年具体的计划,陈初生说,计划将自己几年前编著的《三馀斋琴铭》添入新的内容,重新设计版式使其变得更加典雅后,出一本甄定本。《三馀斋琴铭》收录了陈初生自藏琴铭五十床、师友琴铭七床。所积既夥、冈录所制、纪泥爪焉,结合其琴艺与书法。

陈初生学习古琴十年有余,2007 年,陈初生从暨南大学教授岗位退休后,师从岭南古琴艺术的当代大师、岭南派第八代传人谢导秀先生弹习古琴。他好奏弹古琴,喜欢沉浸在古琴带来的意境里。或是演奏《平沙落雁》,来到烟波浩淼的洞庭湖边," 看 " 或在空中徘徊,或降落湖中的大雁。或是演奏《梅花三弄》,欣赏梅花在寒风中次第绽放的英姿和节节向上的气概。

再后来,他喜欢上了刻制琴铭," 买琴后,在上面刻几个字,就这么玩起来的。" 这一 " 玩 ",陈初生收不住了," 结果玩了六十多把琴了,每把琴都有自己的特色 "。

陈初生将和师兄陈永正合刻的古琴 " 听桐 " 摆放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他回忆,陈永正先生首先写了琴铭," 君子则聪小人则聋,衡门之下空谷之中。高山今谷流水西东,摇落一叶寂寥孤桐 ",于是陈初生从 " 孤桐 " 二字得到启发," 桐木做成了琴之后,音乐就能从桐木中发出声音,松可以听,桐当然也可以听!" 于是 " 听桐 " 这个琴铭应运而生。

" 广东几十年我没有白来 "

陈初生的 2021 年就开了个好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1 月 26 日,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州市文联、广东美术馆主办的 " 时代先声——广州文艺百年大展 " 开幕,现场展出的《人民万岁鼎拓片》就出自他之手。" 人民万岁鼎 " 于 2012 年铸成并陈设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常委员会会议厅,宝鼎上方正中刻的 " 人民万岁 " 印章和鼎内壁铭刻的 95 字金文便是由陈初生书写。

陈初生说,他从湖南来到广州工作半个世纪,深受岭南文化海纳百川氛围的熏陶。" 这个展览是一个历史的检验,也是对历史广州、广东 100 年来创作的一个大检阅。这么大的展览里能收录我的作品,广东几十年我没有白来。" 但他也警醒世人,虽然上个一百年的历史非常辉煌,但是人们在新时代要更加努力,继续发扬光荣," 做出更好的成绩来维护我们新时代。"

■统筹 : 洪波 李世云

■采写 : 新快报记者 罗清峣

■摄影 : 新快报记者 孙毅 实习生 郭思杰

相关标签

文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