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2 月 25 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还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其中就有深圳第十批援疆干部陈少洪,他获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7 年 7 月,陈少洪作为深圳市第九批援疆干部被选派进疆。3 年期满后,正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怀揣着初心和使命,陈少洪义无反顾地选择继续留任深圳市第十批援疆干部。4 年来,陈少洪奉献边疆,以稳定新疆、发展新疆、建设新疆为己任,足迹踏遍受援地的山山水水,汗水洒遍戈壁荒漠,用智慧和辛劳演绎精彩人生,展现了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攻坚克难的顽强意志、锐意改革的创新能力、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
▲陈少洪在执勤中。
信息化建设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做出了贡献
作为一名公安干警,陈少洪对脱贫攻坚工作有独特的见解。他深知社会稳定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实基础,自 2017 年挂职喀什市公安局副局长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喀什市公安系统信息化建设。
几年来,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陈少洪先后累计引入援疆资金近 8000 万元,为喀什市建设高清视频探头近万个,实现重点地区监控全覆盖。为进一步加大智能信息化设备投入,他还引入远程红外线测温头盔、智能名单分析仪、智能动作分析、人脸识别、" 三台合一 " 接警系统等一系列高科技设备,加速推进了喀什市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发展,构建成了一个完整、智能、高效的社会面立体防控体系。在 2020 年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该体系在追踪核查流动人员轨迹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陈少洪(右)和民警在喀什市一家超市检查消防安全。
除了做好喀什市公安局日常工作外,陈少洪还经常到社区调研,了解当地的警情和群众的需要。同时,他还主动学习民族语言,积极和民族干部交流,倾实情、注实感,搭桥梁、铸友谊,充分体现了视人民为父母,把受援地当故乡,深喀人民心连心的警民情。为喀什市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为脱贫攻坚战夯实了坚实基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援疆四年,他让 25 家优质企业落户喀什
2020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深圳对口帮扶的喀什市和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一些项目按下了 " 暂停键 "。为此,陈少洪多方筹集 400 多万元的抗疫物资驰援喀什。为全面助力复工复产,着力解决复工复产遇到的问题,推动项目资金加速到位,使所有帮扶项目都及时开工、不受影响,为夺取脱贫攻坚收官战的全面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 陈少洪在检查一家超市的疫情防控工作。
塔什库尔干地处帕米尔高原,冰川雪山遍布。50 多年前,影片《冰山上的来客》所讲述的故事正是发生在这里,而片中广为传唱的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便是作曲家在坎尔洋村创作的。2020 年,在陈少洪的大力推动下,塔县坎尔洋村国家 4A 景区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建设工程也顺利收官。
坎尔洋村曾是深度贫困村,要实现全面脱贫难度很大。"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陈少洪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承诺作为自己脱贫攻坚工作的座右铭。虽然他有严重的高原反应,但为解决坎尔洋村全面脱贫工作,他曾多次驻到村里,坐在坑头前与村民促膝谈心,精准把握掣肘坎尔洋村发展的问题,寻找群众致富的门路。同时,他还多次统筹协调深圳前指和各级领导、专家到坎尔洋村调研,谋划发展大计。最终,争取到了 630 万元的援疆资金用于支持坎尔洋村兴建旅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等景区配套建设,解决 4A 景区创建中的关键问题。
2020 年底,坎尔洋村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景区获批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从昔日深度贫困村到现在的 4A 级景区,坎尔洋村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目前,坎尔洋村已建成 42 顶旅游蒙古包、35 个标间宾馆、50 家民宿,每日可同时接待游客食宿近 500 人,游客中心、巴扎超市、特产店、餐厅、酒吧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每日可接待游客 3000 人次,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庭现代化设施应有尽有,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幸福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现在,坎尔洋村的名气越来越大,慕名来该村旅游的客人络绎不绝。
▲ 陈少洪在和当地群众一起劳动时,利用休息间隙了解脱贫后的家庭情况。
援疆 4 年来,在陈少洪直接参与和有力推动下,17 个援喀项目得以成功投产,吸引投资 2300 余万元。同时,他还促成深业集团、华润万家超市等 25 家优质企业顺利落户喀什,带动本地就业 6000 多人,让上百个家庭脱了贫。喀什市阿瓦提乡四村第一书记宋维程告诉记者,辖区的华润万家超市不但安置了当地群众就业,每年还销售当地农产品价值超千万元,深受当地群众的好评。村民艾尔肯麦麦提告诉记者,去年七八月正是甜瓜上市的最佳季节,由于疫情原因甜瓜一个也没有卖出去。正在他发愁的时候,华润万家喀什深喀大道店的工作人员来到地头把他种的甜瓜全部运到超市销售一空,一点损失都没有。
" 少洪就是我的亲儿子,没有他就没有我幸福的今天。"
在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 2 村,陈少洪有两个结亲户,他总是对别人说那是他的两家亲戚。
▲ 陈少洪春节前慰问结亲对象。
他的这两家亲戚以前都很穷,自从和陈少洪结亲后,他们都脱贫致富了,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 吐迪 · 麦麦提夫妻因文化水平低,又没有什么技能而无法找到工作,孩子也在家待业,是乡里多年的低保户。为此,陈少洪一有空就来到家里教他们国语,语言没有障碍后,又安排他们夫妻到一家公司当保安,现在夫妻俩每月有近 6000 元的收入。随后,陈少洪又自掏腰包让吐迪 · 麦麦提的儿子学习驾驶技术,搞起了家庭运输。现在,吐迪 · 麦麦提一家每月收入超万元,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富裕户。"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现在都变成了现实。感谢习主席给我们派来这么好的干部,让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吐迪 · 麦麦提激动地说。
帕沙汗 · 吐迪大妈是陈少洪的另一个结亲户。老人的老伴去世,膝下又没有子女。为了照顾好老人,陈少洪几乎每个周末都去看望她,还为老人带去吃的、药品以及生活必需品。得知大妈懂得养殖技术,陈少洪就为老人募捐了一批物资和资金,建了一个两亩地的鸡鸭养殖场。现在,帕沙汗 · 吐迪大妈一年就有 5 万多元的收入,日子过得十分舒坦。" 少洪就是我的亲儿子,没有他就没有我幸福的今天。" 帕沙汗 · 吐迪动情地说。
▲陈少洪和结亲对象家的孩子在一起,孩子们都喜欢他这个亲戚。
陈少洪对他的结亲户可谓是倾尽了心血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但他却不是一个 " 孝顺 " 儿子和合格的丈夫。去年夏天,他的妈妈脑部做手术,陈少洪因工作太忙没能回家伺候妈妈,而是让有着高薪待遇的妻子辞职回家照顾妈妈。陈少洪说:" 忠孝不能两全,对亲人的牵挂,只能化作两行热泪吞下喉咙,选择了援疆,就是选择了奉献。在深圳援疆前方指挥部的领导下,珍惜有限的援疆时间,为喀什社会稳定、经济跨越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再立新功!" 陈少洪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记者手记:
陈少洪好样的!
喀什是一个好地方,不到喀什就不算来过新疆。
2010 年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深圳市对口帮扶喀什市和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短短十年间,两地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重大项目工程紧锣密鼓、航班列车密集穿梭、百姓住进新居、中小学生免费就学、适龄青年对口就业、各族群众其乐融融 …… 今日之喀什,无论城市社区,还是大漠小镇,面貌焕然一新。
一代又一代的援疆干部人才走进喀什,以喀什建设为己任,远离故土亲人,来到帕米尔高原,克服重重困难,默默奉献,为喀什的发展稳定和各民族人民的幸福献出了青春,涌现出了不少英雄模范人物。深喀大道、深圳城、深圳产业园 …… 行走在喀大街小巷,常会看见以深圳元素命名的道路、园区、学校和医院,这些矗立在城市郊区、乡村的新兴基建,见证了深圳和喀什跨越千山万水的手足情谊,表达着各族群众难以言尽的感恩之情。
2017 年,陈少洪舍妻离子,放弃深圳优渥的生活,毅然决然地来到喀什。以他为代表的深圳援疆干部人才,继承和发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担当、团结奉献的革命精神,经受住了艰苦、复杂环境的锤炼和考验,不辱使命,为喀什的发展、稳定和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为深圳干部树立了榜样,为特区人民争了光!陈少洪好样的!
深圳晚报记者 邱志东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张国防 通讯员 陈侃 曾宇宁 赵华 / 文、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