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现在种植食用菌,年收入超过 5 万元,比种玉米养猪划算多了,家里生活越来越好了。" 在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凤凰乡粤桂扶贫产业食用菌示范基地工作的黄晖说。
凤凰乡粤桂扶贫产业食用菌示范基地由深圳市大鹏新区支援资金 210 万元建成。该基地负责人任朝顺介绍,基地出产的香菇很受广东消费者青睐,让凤凰乡群众有了稳定收入,顺利实现脱贫,如今,该产业还成为当地实现乡村振兴的保障。
▲黄晖在采摘成熟的木耳。
为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在粤桂扶贫产业食用菌示范基地不远处,2020 年深圳市大鹏新区投入财政帮扶资金 2000 万元建设 " 巴马县年产 1000 万棒食用菌菌棒加工厂 ",项目可实现年产菌棒 1000 万棒,年产值 3500 万元,促进全县食用菌生产的产业化发展,力争在 1-3 年内将凤凰乡打造成为蘑菇特色小镇。
巴马原是国定贫困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贫困程度很深,沿海经济特区深圳市大鹏新区来此援建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与巴马结下不解之缘,得益于中国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
巴马县党委常委、副县长林健介绍,2016 年以来,深圳市、大鹏新区充分发挥产业链完善、市场规模大等优势,利用资金、市场、技术与巴马 " 共振 ",共打造特色产业基地项目 41 个,覆盖贫困户超过 97%。5 年来,深圳市、大鹏新区累计为巴马投入扶贫协作资金 2.1 亿元,帮扶项目超过 150 个,累计受益群众 8 万余人。两地共同书写了山海协作精彩篇章。
▲ " 巴马县年产 1000 万棒食用菌菌棒加工厂 " 投入使用
深 ( 深圳 ) 巴 ( 巴马 ) 合作如何实现从起初的 " 输血 " 到 " 造血 ",激活巴马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两地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多年探索,携手构建生态农业、旅游、科技等产业体系,成为高分 " 答卷 "。
巴马县县长蓝海洲表示,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 米袋子、菜篮子 " 为目标,深巴共同创建了香猪、小谷鸡、山茶油、食用菌等农业种养基地 38 个,在广州、深圳打造连锁式消费扶贫平台 " 巴马之窗 ",帮助贫困户农产品直接进入 " 大湾区 " 市场;深圳引介华侨城、华昱集团等优质企业,到巴马参与赐福湖、百魔洞、水晶宫、百鸟岩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立体化旅游产业网络。
以 " 深巴试验区 " 为核心,以基金数字小镇为引擎,西南大数据中心建设也在巴马如火如荼进行,广西第一个基金小镇、数字小镇、中国—东盟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相继落户巴马,英国 GLOBALSWITCH 大数据云计算、深圳华为等多家企业基金、大数据企业也相继入驻。
在推动破解贫困代际传递问题方面,深圳大鹏新区先后派出 100 多名优秀教师到巴马支教,帮助修建 8 所高标准幼儿园、完善提升 6 所乡村小学基础设施,组织巴马 402 名贫困户毕业生到深圳市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就读。巴马也先后派出 100 多名教师到大鹏新区进修锻炼。
2021 年,巴马将把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融入 " 粤港澳大湾区 " 建设,全面加大承接深圳产业转移力度,努力打造成为 " 东西部发展协作示范区 ",走出一条乡村振兴工作的 " 大鹏——巴马模式 "。
深圳晚报记者 邱志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