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7 日,市长杜小刚深入黄埠墩、西水墩和公花园,实地调研文明城市建设工作。
杜小刚强调,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抓紧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底蕴,擦亮城市文化标识,推进文保单位活化利用,为文明城市建设赋能,着力绘就江南文化名城新画卷。
市政府秘书长张立军参加调研。
黄埠墩因楚相春申君黄歇曾在此治芙蓉湖留下遗址而得名。
" 黄埠墩富有历史文化底蕴,承载着无锡城市发展史、大运河文化、爱国英雄事迹等多重内涵,我们要切实保护好、修缮好,为文明城市建设增添厚重分量。" 蒙蒙细雨中,杜小刚从运河公园码头上船,一路行驶抵达四面环水的黄埠墩。
在细致考察小岛上各处景观古迹和建筑后,杜小刚指出,黄埠墩是运河文化的重要遗产点,相关部门要抓紧时间拿出全面修缮方案,既要从黄埠墩的演变史,深入挖掘建筑历史,大力弘扬文化价值,也要统筹安排防汛、清淤、亮化等工作,确保这颗 " 不沉的明珠 " 熠熠放光,成为名副其实的 " 江苏最美运河地标 "。
在坐船沿古运河返程时,杜小刚仔细察看了解岸边的游船、泵站、热力管道等设施情况。
他指出,无锡是江南水乡,要格外珍视黄埠墩这种水面上的文保单位,也要高度重视水利设施的建设管理水平,让无锡河道既畅又美,让文保单位与周边环境相映生辉。
船行至西水墩,杜小刚一行上岸,来到位于此处的无锡市文化馆,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正在举办的书画作品展。
杜小刚指出,文化馆是开展群众文化服务的 " 主阵地 ",如何更好把百姓 " 请进来 ",考验着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要进一步加快市美术馆、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建设,积极创新管理运营模式,全面提升群众文化产品质量,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人提升城市文明水平,为我市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多作贡献。
无锡公花园始建于 1905 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由中国人建设的城市公园。
杜小刚参观了公花园多寿楼西侧的中共无锡第一个支部诞生地,向红色历史遗迹致以敬意。
他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加快启动编撰《无锡史》,充分发掘党史中的无锡元素,以党史教育人、感召人,激励全市人民奋力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在这一轮整治提升后,公花园的环境面貌有了改观。杜小刚一路走一路看一路点评," 公花园姓公,要把更多空间还给百姓!"
他说,打造美丽宜居城市,让市民乐享美好生活,是城市公园建设的目标。百年公花园的全面整修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市民,把 " 绿色资产 " 真正变成百姓的 " 生态福利 ";要思考去 " 商业化 ",赋予城市公园更多文化内涵;要进一步营造文明、和谐、干净、有序的公园环境,为文明城市建设增色添彩。
调研中,杜小刚强调,在推进文明城市建设、落实政府各项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实地调研,涵养为民情怀,积极落实 " 一线 " 工作法,主动下沉到基层,与群众 " 零距离 " 心贴心,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感情在一线融洽,将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街巷里弄,真正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来源:无锡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