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2-28
达叔去世引起关注,如何防范肝癌这个杀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吴孟达(达叔)因肝癌去世,让人唏嘘不已。" 如何防治肝癌 " 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为此,新快报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外科主任医师、东院大外科主任、肝胆外科主任何强教授,他对此进行了科普。

肝癌真的那么可怕吗?

肝脏的功能包括分泌胆汁、代谢功能、解毒功能、造血功能、凝血功能、吞噬和免疫功能等等,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分泌的胆汁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何强教授指出,肝癌是发生于肝脏的癌症,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肝癌通常指的是原发性肝癌。

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国,全球新发肝癌病人以及死亡病人超过 50% 发生在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0 年肝癌高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第 5 位,死亡率第 2 位,其中,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肝癌类型,在我国约占 90% 的比例,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哪些人容易患肝癌?早期有什么症状呢?

何强表示,肝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如下几类人:

1. 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群:我国 80% 以上的肝癌患者都有乙肝感染背景;相比正常人,乙肝病毒携带者发展成肝细胞癌的风险高 5 倍至 100 倍;相比乙肝,丙肝感染导致肝细胞癌的风险增加 15 倍至 20 倍。特别指出的是,切勿将肝功能检查等同为病毒性肝炎检查,进而将肝功能检查 " 正常 " 解读为 " 无肝炎感染 ";相当多患者不了解病毒性肝炎需要做诸如 " 乙肝两对半、肝炎系列 " 等检查:对于个体而言,有无肝炎感染一定要对应检查才能明确;有肝炎密切接触或家庭成员中有感染者尤其应做相应排查,明确有无病毒感染;

2.长期酗酒人群:过量饮酒会损害肝脏,导致肝硬化,进而引发肝细胞癌;

3. 饮食中含黄曲霉毒素人群:如吃霉变花生的人;

4. 糖尿病患者与肥胖人群:代谢紊乱是非酒精性肝硬化或者肝细胞癌的潜在风险因素;

5.有肝癌家族史或原发性肝癌高发地区人群。

何强指出,数据显示,中国肝癌患者在首次诊断时候近 80% 均为中晚期肝癌,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只要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健康肝脏就可以让人体正常工作,导致肝癌早期症状非常不明显,只有在疾病进展过程中,才会逐步出现食欲不振、疲劳乏力、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右上腹腹痛等;另一方面是肝癌高危人群没有做好早期筛查以及健康人群没有重视定期体检。

对此,何强建议,肝癌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每 3 个月至 6 个月通过腹部彩超、甲胎蛋白(AFP)、肝功能、乙肝丙肝患者病毒定量、必要时肝脏 CT 或 MRI 检查等做好早期筛查,若在排除怀孕的前提下,发现甲胎蛋白大于 400ug/L 就需要特别注意了。

同时,何强强调,由于 B 超检查受到检查者经验及检查设备精度的影响,个别人想仅仅通过腹部彩超来检查是否患有肝癌的想法是不科学的,对于肝脏检查绝不能掉以轻心。此外,何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更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减少腌制、熏烤食物摄入,不吃发霉食物,避免长期熬夜,积极锻炼等。

一旦得了肝癌,就是 " 等死 " 吗?

何强介绍,肝癌的治疗会根据肝癌所处的时期、癌细胞位置等施行不同治疗手段,例如手术切除、局部消融、介入治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靶向药物联合免疫治疗、全身化疗、肝移植等等,近年来,国内外不断改进治疗手段,力求延长肝癌患者寿命。 " 现在肝癌治疗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千万不要因为患上肝癌就轻易放弃!"

熬夜、烟酒都是肝脏头号敌人!

何强说,不少患者经常熬夜,肝脏长期处于高压受累状态,差点引起了无法挽回的损伤。他提醒,肝脏是保持身体各种功能运转的器官,担负着去毒素、蛋白质代谢以及分解等功能,所以必须要注意,工作之余尽量少熬夜,少烟酒、好睡眠,并要定期对肝脏进行常规检查,牢牢树立 "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意识,保护好自己的 " 小心肝 "!

健康知多 D

在医学上有 " 三级预防 ",即针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恶化的三个阶段,有三种预防措施。下面重点讲讲我国预防肝癌的三级预防体系中的 " 病因预防 "。

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就是从源头上阻断,不让疾病有发生的机会。我国肝癌的病因比较明确,主要包括乙肝病毒 ( HBV ) 、丙肝病毒 ( HCV ) 、黄曲霉毒素 ( AFs ) 、蓝藻毒素、吸烟、饮酒、肥胖、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预防措施也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的。

1. 乙肝慢乙肝感染是我国肝癌(HCC)的最主要病因,约 85% 的肝癌患者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因此,预防乙肝的发生,是预防肝癌的重要途径,而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我国卫生部在 1992 年就提出了对所有新生儿进行乙肝免疫接种的要求,且对于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来说,在新生儿出生后 24 小时内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可阻断绝大部分的乙肝母婴传播。此外,修足、纹身、打耳洞、共用剃须刀和牙刷、静脉注射毒品、有多个性伴侣等行为,均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生活中需要注意。

2. 丙肝急性丙肝病毒感染后,有 75%-80% 的概率转化为慢性丙肝病毒感染,慢性丙肝得不到控制与治疗,到感染后的 20 年至 30 年,有 20%-30% 的概率会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丙肝只有治愈的药物,没有相应的疫苗,因此,要预防丙肝,只能自己在生活中多留心,避免被感染了。丙肝最主要的传播形式是血液传播,特别是经破损的皮肤和粘膜传播,因此,需要远离静脉注射毒品,日常生活中注意不共用牙刷、剃须刀,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头等,纹身、打耳洞、纹眉等最好去正规的医疗机构。

3. 黄曲霉毒素黄曲霉素是肝癌明确的致癌因素,平时不要吃发霉的花生、玉米及陈米,发苦的坚果等,另外,木质筷子和砧板也较为容易受潮发霉,因此要注意干燥储藏、定期清洁及消毒。

4. 水质安全。微囊藻毒素是水体富营养化后蓝藻水华产生的次生污染物,已有研究显示,其不仅具有强烈的急性肝肾毒性,长期的慢性暴露还会增加肝癌的发生率。因此,我们要注意饮水的卫生及安全,高楼层水箱要定期进行清洁,以免遭到污染。

5.吸烟饮酒酗酒、大量油烟接触史 10 年以上,都是肝癌的危险因素,尤其酗酒后引起酒精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可以进一步发展为肝癌,所以最好戒烟戒酒,健康生活。

6. 其他肥胖、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的人容易合并脂肪肝,脂肪肝进展到肝硬化后也会增加肝癌的发生率,因此要积极控制饮食和体重,适合热量饮食并规律运动。

采写:新快报记者黎秋玲 通讯员何旭鹏 漆微韡 郑亦楠

相关标签

肝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