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报道,3 月 1 日,由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主办的 " 贯彻长江保护法 共同守护母亲河 " 江苏环境司法修复增殖放流活动,在长江南京段(鼓楼区滨江欢乐舞台)、长江泰州靖江段(靖江市滨江新区罗家桥海事码头)、太湖苏州水域(环太湖水域流域生态修复基地)同步开展,300 万尾鱼苗放流长江。这是对始于今年 1 月 1 日的长江干流十年禁渔最直接的呼应。
△报道截图(
禁渔和放苗,是双管齐下,协调统一的。禁渔为放苗提供了安全的环境,放苗为禁渔筑牢了休养生息的基础。可以想见,十年之后,长江将是一片水清鱼欢的景象。
过往的长江流域,滥捕不息。2012 年有篇报道直击:安徽大通镇,一位渔民正在整理插在江水里的 " 迷魂阵 "。迷魂阵系被禁的非法捕鱼工具,往往将鱼苗 " 一网打尽 "。多年来,断子绝孙式捕鱼现象屡见不鲜,不由人不愤懑。近年来,即使处于长江禁渔期,偷捕滥捕也还是屡禁不绝。对此现象,2015 年 4 月的新华日报也有过报道。
越是捕不到,越是发狠捕。这样的恶性循环,越发显现。
长江的鱼遭了殃,母亲河也受伤不轻。以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为出发点,全面禁捕势在必行。否则," 最后一条鱼 " 恐将现身,长江生态恐将被深度连累,陷入困境。这是任何一个有识之士都不能接受的局面。
显然,十年禁捕是一场必有的 " 重建 "。但禁捕不是目的,也不是单一手段,通过禁捕、监管、放苗、改善水质等一系列措施,使得长江渔业资源获得真正意义上的 " 丰富 ",才是人们最终想看到的景致。
禁捕之后,呈现出的是难得一见的空窗期。这是生态修复的大好时机,也是长江渔业资源恢复元气的关键时期。此时,不只要保护现有资源,让那些惊弓之 " 鱼 " 乐活,更要围绕现有资源大做加法。这也包括恢复长江鱼种多样性。此次放流的鱼苗包括鲢、鳙、长吻鮠、胭脂鱼等土著和珍稀鱼苗,这样的放流举措表现出激情与耐心。鳤鱼销声匿迹 20 多年后,在长江里又有所发现,这是前期禁渔之功。故而,因地制宜的放流举措将进一步带来惊喜。这也启示政府部门,可以将十年禁渔期变为十年渔业资源发展期。
值得一提的是,禁渔既为鱼,也为人。全面禁渔之后,渔民生计受到考验。但 " 放水养鱼 " 才有鱼可捕。十年一瞬,待鱼水相欢、年年岁岁 " 好多鱼 " 之日,可以俱开颜。
现代快报评论员 戴之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