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2 月 28 日下午,15 名驴友在游览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山时,选择未开发的 " 野路 " 登山,受雨雾天气影响,被困数十米高的山崖下,由于山雾浓重,路面湿滑,众人进退两难。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接到报警求助后,消防、公安和热心救援人员联手上山搜救,经过约 6 个小时的持续救援,被困人员被成功转移到安全处。
△救援现场
驴友爬山走 " 野路 " 被困数十米高山崖下
" 我们十几个人爬山,被困住无法脱身了!" 当天下午 1 时许,连云港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以及海州公安分局朐阳派出所分别接到报警求助,有一支 20 多人的驴友团队,到锦屏山爬山游玩,部分人员游玩后返回,而另外 15 人被困山上的一处山崖下进退两难,急需救助。
接到求助后,公安民警和消防救援人员以及 120 急救部门立即赶往现场救援。
当天下午 1 时 20 分许,救援人员汇集后开始制定搜山救援方案。因被困人员周边雾气浓重,能见度不到十米,无法判断具体被困地点。救援人员便让他们原地等待救援,保持好体力,并引导被困人员通过微信,传来被困地点能拍摄到的照片。在当地熟悉地形的热心人反复辨认照片,并结合被困者描述上山经过的景物,基本确定被困人员曾经过白鸽涧附近。救援人员立即分成两队,从山脚下开始向山上白鸽涧附近区域搜救。
△救援人员山中搜寻
公安消防搜山 6 小时 " 高空降索 " 救援脱险
当天下午 3 时许,两队救援人员经过各自搜索,在白鸽涧汇合后,还是无法找到被困人员。消防队员再次通过手机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得知上山游玩时,15 人所走的道路,并非是山上已铺好的正常道路,而是为了 " 探险 " 选择了未开发区域的 " 野路 "。这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此时,山上很多区域已出现浓雾,部分区域还下起了雨。救援人员背着绳索等专业救援设备,沿着山上的乱石和灌木丛开始艰难地往山上搜救,一边爬一边大声呼喊被困人员的姓名。部分救援人员在树丛间穿梭时,手和脸部已被树枝划破。
在经过数小时搜山排除相关区域后,救援人员最终确定被困人员被困地点大致在地势陡峭的 " 无言崖 " 区域。当天下午 4 时许,救援人员经过艰难跋涉,最终到达 " 无言崖 "。而山崖下方数十米的斜坡上传来了被困人员的呼救声。而此时山雾较重,山风夹杂阵阵小雨,使人感到刺骨的寒冷,由于无法目测到山下情况,救援人员放下两根专业绳索和用来固定被困人员的 " 吊带 " 等设备。一名救援人员随后通过绳索降落到崖下查看情况。随后,在确定 15 名被困人员无意外受伤等情况后,救援人员决定通过绳索,将 15 人转移到崖上安全处。
据了解,被困的 15 人为 9 名男性、6 名女性,多数人有四五十岁,由于被困时间较长,每个人的体力都消耗较大。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被困人员最终一一从被困地点安全转移到山路上,最后一名被困者被救上来时,已经是当晚 7 时许。
经过检查,被救人员除了体力消耗较大外,并无大碍。" 太感谢你们了!" 被困人员激动地向现场救援民警和消防人员表示感谢。
△救援现场
提醒:户外登山切勿单独出行 要避免爬 " 野路 "
据消防部门介绍,春季是居民户外登山旅游活动高发期,而户外登山救援也频频发生。之前,连云港徐新公路边丹霞村附近的山上,一名女子爬山踏青时摔骨折,救援人员经过 2 个小时寻找,将其抬下山送医;连云区的王先生在攀爬偏僻山岭时,被草丛中蛇咬伤求助;22 岁淮安小伙在独自游览花果山时,坠落 35 米深悬崖昏迷,夜晚醒来后求助,经过 5 个多小时的营救小伙被送医。
消防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市民们在外出踏青、登山时,一定要提前规划好行程,不要贪图刺激寻找景区或者山林偏僻未开发的 " 野路 "。市民在户外登山活动时,要事先查看天气情况,带足个人安全工具,诸如手机等通讯设备、指南针、手电、救生绳常用药物等,切勿单独出行,一旦遇到危险情况,要及时求救。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王晓宇 通讯员 苏欣 周宗江 李结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