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方合作、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望远镜——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将于 2021 年 7 月开始建设,预计 2028 年将建成 10% 的规模并投入观测。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SKA 中国首席科学家武向平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透露,SKA 已从概念设计转向工程实施。" 巨眼 " 遥望太空,将带来全新的宇宙信息,取得重大科学发现。
据介绍,SKA 两个台址各自位于南非及南部非洲 8 国、澳大利亚西部的无线电宁静区域,将分别由分布在 3000 公里范围内的 2500 面 15 米到 13.5 米口径碟形天线、250 个直径 60 米的致密孔径阵列,以及 130 万只对数周期天线组成的稀疏孔径阵列组成,其等效接收面积达平方公里级,频率覆盖范围为 50 兆赫至 20 千兆赫。
(图片来源:SKAO)
SKA 总部位于英国,是迄今国际天文学领域最庞大和最先进的设备,将由全球十多个国家共同出资建造、运行、维护和管理,是一部超越国界的全球大科学装置。2019 年,包括中国在内的 7 个创始成员国正式签署 SKA 天文台公约,2021 年 2 月成立了平方公里阵列天文台政府间国际组织。
武向平介绍,未来 10 年,中国 SKA 科学团队将围绕宇宙再电离探测,脉冲星搜寻、测时和引力理论检验等 10 个科学方向开展研究和攻关,在秉承国际合作开展大科学研究的前提下,确立自己清晰的科学目标和发展路线图。
同时,中国天文学家也正在以 " 中国天眼 "(FAST)为中心,构建中国射电望远镜网络大格局,以灵敏度的绝对优势领先世界,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做出更多贡献。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来源丨新华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