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居民 " 住有宜居 ",一直是大浪街道的努力方向。今年以来,大浪街道持续对辖区城市道路、公园、广场等绿化环境进行全面提升,尤其过年期间,在加大卫生清扫保洁力度,强化市容秩序管理的同时,还精心设置一批年味景观,打造喜庆、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让广大市民和来深游客感受到舒适、欢乐、祥和、热闹的节日氛围。
年味装点迎佳节,绿化保洁不停歇
大浪街道针对城区主干道路口、广场设计制造别样街头雕塑 7 个,摆放各种花卉 6.8 万盆,在城区城中村、道路旁、村口等范围布设种植各类花草 20 万株、建设景观 12 处,姹紫嫣红的花海盛宴让人沉醉其中。
另外在城区 6 个公园,围绕公园的花雕、乔木、休闲亭等区域进行夜色灯光布景,在城区人行道、隔离带等区域的花树枝头悬挂小灯笼 1.2 万个、种植各类花草 8 万株,每当夜幕降临,各种灯饰逐一亮起,呈现出华光溢彩的城市街景。
为保证节日期间市容环境干净整洁,大浪街道市政部门协调环境公司出动清扫、清运工作人员约 6730 人次,全面加强保洁和垃圾清运频次,同时擦洗垃圾桶、果皮箱 5400 余个,对 406 个垃圾收集点、22 个垃圾转运站进行消杀工作,确保所有环境卫生的薄弱环节都要整治到位。
在绿化方面,共出动绿化管养队伍 1134 人次,修剪乔木 9 棵,修剪灌木 16000 平方米,修剪草坪约 7700 平方米,除草清杂 2300 平方米。市民行走在如此干净整洁、春意盎然的城市街道中,不约而同地感叹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年味十足。
环卫指数测评 " 开门红 ",不断强化环卫管理质量
环卫指数测评是衡量市容环境卫生水平的硬核指标。长期以来,大浪街道由于历史发展原因,整体环境设施存在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等问题,成为近年来市容环境管理工作难点痛点。
大浪街道正视自身不足,聚焦基础强化,城管、市政、执法等部门与各社区工作站联勤联动,正逐渐把 " 社区吹哨、部门报到 " 齐抓共管的市容管理制度化路径走宽走实。在今年 1 月份市环卫指数测评中,大浪街道获得了全市第 9 名、全区第一名的成绩,市容环境管理能力正在逐步提升。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市容环境管理水平,大浪组织各社区成立常态化环卫工作专班,强化业务培训,落实问责制度,践行 " 一线行走法 ",针对各类环卫测评点位建立日常检查、督促机制,建立奖惩机制激励环卫企业、具体工作责任人做好日常保洁工作,倒逼各类场所责任主体增加投入,淘汰破旧设施,提升环卫薄弱环节。
同时,大浪街道强化应急联动机制,强化清扫力度和 " 六乱一超 " 整治速度,落实 " 劝告、警告、报告 " 的三告制度,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并按照 " 社区吹哨、部门报到 " 制度,联合执法部门针对各类工作难点痛点开展综合整治。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强垃圾转运站、公厕、垃圾收集点等环卫设施进行整改提升,大大强化了环卫管理质量。
探索市容环境精细化管理新方式,建设生态宜居新大浪
除了街道自身市容环境管理水平的提升,引导市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也是重要的一环。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大浪街道于去年 8 月 15 日完成城中村撤并桶工作,并对部分桶点进行美化提升,同时建立宣传督导体系,切实提升市民垃圾分类意识。
过去一年大浪街道广泛发动基层工作人员、热心居民、物业管理人员、志愿者等群体通过派发宣传册、推送转发垃圾分类宣传小视频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借助辖区内 16 个花园小区及 62 个城中村共设立 489 个集中分类投放点,安排督导员进行现场督导,全年督导覆盖人数达到 50 万,有效提升垃圾分类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
改善辖区绿化景观对市容环境提升会有显著效果。据了解,2020 年大浪街道通过多部门协调,治理辖区裸露土地 15 块,绿化复绿面积达 22.7 万平方米;同时加强对绿化养护单位的工作监督和绿化巡查,多次组织开展绿化管养作业,加强市政道路、社区公园的日常绿化管理保洁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上报,长效保持大浪街道市政绿化的整洁和美化效果。
全面完善市容环境管理体系非一朝一夕之功。在紧接下来的工作中,大浪街道将持续探索市容环境精细化管理新方式,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运作和监管,继续扩大园林绿化面积、公园建设、黄土裸露的复绿工作,全力展示大浪生态宜居的区位资源优势,朝着建设 " 时尚、数字、生态、人文 " 新大浪稳步迈进。
深圳晚报记者 王雅萍 通讯员 瞿兵 徐康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