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3 月 18 日,由深圳市政府引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合作运营的新型公立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正式揭牌。短短 4 年时间,医院积极探索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新模式新机制,实现了从 " 无 " 到 " 有 " 的量变,跨越出从 " 有 " 到 " 优 " 的质变,跑出了公立医院建设发展的 " 深圳速度 ",展现出医疗服务的 " 深圳质量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受访单位供图
据该院院长王绿化介绍,医院现已开放住院病区 24 个,科室 26 个,学科布局已基本健全;开放床位 989 张,病床使用率超过 83%,Ⅳ级手术占比 46.71%,彻底改变了深圳市民 " 得了肿瘤大病跑北上广 " 的求医路径,就诊患者涵盖全国各地。
一院两区
共享顶尖肿瘤专科医疗资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自建院之初就开创性提出 " 一院两区 " 顶层设计,即北京、深圳两个院区全面共享技术、人才、学科建设等顶尖肿瘤专科医疗资源,北京、深圳两地协同发展。
在 " 一院两区 " 整体构想下,医院形成每周一次京深两地视频党委会、院长办公会制度,高效统筹解决医院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医院以京深 " 同质化 " 医疗为抓手,引进赫捷院士胸部肿瘤创新团队等 10 个 " 三名工程 " 团队,北京常驻专家近 50 人,轮派深圳专家累计超百人次。通过北京专家常驻、轮转和深圳医护到总院深造等方式促进人才流动、技术流动和学科带动。
不出病房
就能得到京深 " 多学科诊疗 "
建院以来,该院坚持质量立院理念,持续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医院胸外科是深圳市重点专病肺癌的依托科室,在局部晚期胸部肿瘤的外科治疗及重大疑难手术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多学科综合诊疗疗效达国际先进水平。
该院放疗科是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分会主委单位,是深圳市临床重点专科肿瘤科的依托科室之一,在深圳市规模最大。目前年门诊量近 5000 人次,妇科放疗患者数量居深圳首位。学科带头人王绿化教授牵头制定了 2019 年和 2020 年 CSCO 中国食管癌诊疗指南规范。
该院肿瘤内科是深圳市临床重点专科肿瘤科的依托科室之一,总院与分院团队中国家级学会专科分会委员 6 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1 项,深圳市科创委基金资助项目 1 项,申请专利 2 项。
该院妇科在深圳市妇科肿瘤专业中规模最大,年门诊量 7000 人次,妇科恶性肿瘤手术量居深圳首位,其中单孔腹腔镜技术及妇科重大疑难手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并开展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腹腔热灌注化疗等多项专科特色诊疗项目。
该院泌尿外科以微创治疗和精准外科治疗为特色,盆底流体力学及云应力诊疗技术平台等 4 项技术国内领先。
以学科建设为导向的单病种多学科综合诊疗 MDT 是医院诊疗特色项目。这种以医院为主导、各个专科长期参与的团队架构,通过专科之间的跨单元有效合作,规范病人的诊治过程,确保病人的最优治疗效果。目前已有泌尿系统肿瘤组、头颈肿瘤组等 8 个定期定点定人员的 MDT 诊疗组,对疑难重症肿瘤患者的诊疗更为精准有效。
构建医防融合癌症综合防控体系
肿瘤提倡早诊早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促成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 落地深圳。从 2017 年项目开展至今,已完成近 5 万人评估,其中高危人群临床检查 2 万余人次,目前筛查各类阳性 2052 例,确诊癌症 48 例。该项目规模正逐年扩大,已由每年临床筛查 5000 人次增至 8000 人次,全市 13 家三级及以上医院参与此项目。
目前,全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筛查人群已覆盖深圳市全部社区,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 " 社康中心 + 公卫机构 + 临床筛查医院 " 的癌症综合防治网络,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癌症防治的能力以及城市居民癌症防治知晓率、癌症筛查参与率,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真正做到 " 战略前移、预防为主 "。
2020 年,该院还承担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 " 肺癌和结直肠癌多中心筛查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队列研究 ",覆盖龙岗区龙城街道和龙岗街道 38 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通过早诊早治、规范化诊疗,逐步实现对重大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的全生命全周期健康管理,建设国家级粤港澳癌症综合防控体系。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