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梦云 / 文 顾炜 / 摄)3 月 5 日是学雷锋日,这一天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 " 纪念馆 ")举行了 " 紫金草原创诗歌朗诵会 ",志愿者们用声音讲述关于和平的期盼。
当天上午,紫金草志愿者原创诗歌朗诵会在纪念馆展厅和平寄语墙前举行。国际志愿者、社会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代表以朗诵原创诗歌的方式,弘扬雷锋精神,展现志愿者风采。
在活动现场的正前方,有一个花语装置引人注目, 作品以 " 弘扬雷锋精神、展志愿者风采 " 大幅海报融合花艺装置,以平面与立体结合的版画形式表达主题,以寓意英雄的红木棉创作一束红花配置于雷锋头像前,表达对英雄的礼敬和对雷锋精神的歌颂;以竹子架构爱心型花艺装置,表达志愿者学习雷锋精神火热的心;以紫金草折纸花与紫金草鲜花、跳舞兰融合创作紫金草点缀在整体作品中,来展示紫金草志愿者风采的勃勃生机,以及对和平事业、历史传播的共同努力。
首先由来自东南大学海外学院的 6 名国际志愿者带来了开场歌曲《Heal the world》,参与演唱的洛丽亚(中文名)来自尼日利亚,她说来到中国快两年了,成为国际志愿者大约半年时间。" 这段历史很有意义,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在来南京之前,我没有听说过南京大屠杀,第一次听说这段历史是东南大学的老师告诉我的,听完之后我想更多了解这段历史。现在我经常会拍一些视频发到 YouTube,这样我的很多外国朋友都知道了南京大屠杀。"
来自南京晓庄学院的张令仪,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她在纪念馆做志愿讲解服务。这次她分享了《永远的 1937》,讲述了在做志愿者时候的经历,她说:" 有一次在做讲解服务时,一位老奶奶是坐着轮椅的,在参观遗骸遗址时奶奶使劲全身力气站起来朝里面望着,我当时提醒她注意安全,发现她眼眶湿润。后来她家人告诉我奶奶的老伴当年就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只有她和儿子活了下来。她来参观的那天正好是老伴的忌日。其实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对家人的思念和感情绝不是时间可以冲淡和抹去的。这让我触动很深。" 张令仪也希望有更多人走进纪念馆,更深地了解这段历史,这也是她做志愿者的愿望。
紫金草志愿者李国荣奶奶今年已经 65 岁了,平时在做引导游客服务。" 每一次能够帮助观众顺利参观,我心里非常高兴,因为来到这里的有很多老年人,不太会有手机预约,通过我们的服务能够让他们顺利参观。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这段历史被更多人知道。"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纪念馆自 1994 年成立紫金草志愿服务队以来,目前注册志愿者达到 22984 名,累计服务 110.32 万小时、137904 场次,受众达到 7326.01 万人。
(编辑 苏湘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