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北京 2022 年冬奥会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各项筹办工作也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冬奥会从场馆建设到场馆运行,绿色可持续的理念贯穿始终。以延庆赛区为例,每到雪季,为了给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道造雪,都会使用到大量的水,眼下雪季即将结束,融化的雪如何收集再利用,造雪过程中又是如何最大限度降低水资源消耗?一起来了解。
2 月 26 日,位于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刚刚结束了冬奥和冬残奥高山滑雪项目的测试活动,按照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竞赛标准以及国际惯例,冬奥会比赛必须使用人工造雪,而人工造雪就需要用到大量的水。据粗略统计,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每个雪季造雪所需的水量大约在 80 万方左右,水源主要取自附近的佛峪口水库、白河堡水库和天然降水。
绿色办奥是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造雪用水方面,如何践行绿色办奥理念,最大限度降低造雪过程中的水资源消耗和加大融雪后的水资源收集?对此,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在场馆内建设了两个高程在 900 米、1050 米的塘坝和一个高程在 1290 米的蓄水池。
总台记者 王丰:这里是延庆赛区的 1050 塘坝,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接收附近的白河堡和佛峪口水库的来水,经由它,经由泵站打到山上 1290 的一个蓄水池,为山顶的造雪提供直接的水源。这个叫竖井式溢洪洞。当这里的水位达到 1052 米高程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整个坝体的蓄水量达到了一个最大限值。这些水到时候会通过溢洪洞下渗到下游。
北京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设计部副经理 孙向辉:春季雪水融化以后,顺着溪谷,我们在 900 高程的附近建设一座 900 塘坝,然后将这些融雪水一部分作为赛区再利用,剩余的部分通过综合管廊流进官厅水库,这样就整体实现水的全生命周期综合利用的循环。
除了对融雪水收集,这些塘坝和蓄水池还能实现对赛区内自然降水的有效收集和循环利用。此外,在生活用水方面,延庆赛区各类建筑的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普及率达 100%,并建有分散和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实现生活污水全部收集、处理后再利用。总之,通过 " 渗、滞、蓄、净、用、排 " 等方法,最大限度减少赛区内的水资源浪费,实现水资源全收集、全处理、再利用的海绵赛区。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来源丨央视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