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斌
民建委员 , 深圳市罗湖区教科院特殊教育教研员 ; 深圳市劳动模范 ; 罗湖区教育局驻汕尾市陆丰碣石镇新酉村扶贫工作队队员
她说
用了情 , 用了心 , 扶贫路上一路风景一路歌 ! 扶贫工作离不开家人和领导同事和当地政府和村干部和老百姓的支持。
她心中的乡村振兴蓝图
蓝天白云 , 小桥流水 , 可以种花种菜 , 夜晚听虫儿呢喃 , 有小院可烹茶 , 开门可见山见海 , 清晨有小鸟儿叫起 ……
▲爱生活 , 爱美食的陈丽斌。
从事教育工作 30 年的陈丽斌 , 性格直爽 , 容易动情 , 感同身受的共情能力很高 , 总是记着别人的好 , 也总是给人积极充满活力的印象。" 爱生活 , 爱工作。" 这是她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对自己的评价 , 尝美食、品茶道 , 甚至自己动手做一味程序繁琐的地道龙岗酿蚝豉 , 都是她放松心情调节生活的好手段 ," 我是碣石镇的‘导吃员’。" 她开玩笑地说。2019 年 2 月 , 陈丽斌成为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驻汕尾市陆丰碣石镇新酉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名队员 , 她的驻村征程 " 怎么跟想象中的不一样 "?
心理落差 这怎么跟想象的乡村不一样 ?
" 在我的概念里 , 农村嘛 , 应该都是那种空气清新的田园风光 , 可新酉村却‘颠覆’了我这个印象。" 由于新酉村的地理位置比较靠近城镇 , 流动人口多 , 巷道多而密 , 摩托车、汽车川流不息 , 街上也显得凌乱得很 , 电线在头顶上挂得险象丛生 , 路边垃圾堆满地 ……" 这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 , 感觉我下了个‘假’农村。" 她说。
" 我在村里的宿舍是租的楼房 , 还有两个工作队员一起住 , 条件还行。"2020 年 , 遇上新冠肺炎疫情 , 按照上级部署 , 陈丽斌跟村干部和志愿者们一起在村里轮值防疫 , 连续六七十天都没回过深圳。那个冬天广东也很冷 , 工作队员却全都没有怨言 , 兢兢业业 , 做好返乡被隔离人员的安抚及对村民的防疫宣传等工作。对于基层干部和志愿者们的付出 , 陈丽斌非常感动 ," 有一天差不多是凌晨了 , 加完班的我看到村里飘扬的党旗 , 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依然在村口坚守 , 那个时候我突然心情很激动。"
驻村的前半年 , 基本上都是走街串巷到访村里的贫困户家庭 , 熟悉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在陆河长大并在陆丰师范读书的陈丽斌 , 语言沟通上不存在太大的麻烦 , 有之前念书时的基础 , 加上经常入户走访 , 语言进步得很快 ," 我觉得真诚 , 才是更能打动人的最美丽语言。"
" 新酉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300 多户 , 我们到村后一家家走访 , 又从中确定了 32 户特别困难的家庭 , 就是完全没有劳动能力 , 虽然有政府兜底保障 , 但遇到临急临忙的事情 , 需要用钱时还是捉襟见肘。" 陈丽斌告诉新快报记者 ," 村里有一位老爷爷 , 自己腿脚有老疾 , 拖着个有精神残疾的儿子过日子 , 每次看到老人家的样子 , 我都感觉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有时经过村子里的市场碰到老人家买菜 , 我都会随手把菜钱帮他付了 , 能帮一点是一点。"
▲在城市里 , 陈丽斌喜欢穿着连衣裙、高跟鞋。
陈丽斌是非常感性、比较容易动情的人 , 尤其有一个 " 短板 ", 看到别人可怜就想掏钱帮助对方。但她逐渐醒悟 , 仅靠个人的财力、物力是杯水车薪 , 应该把更多的社会力量发动进来 , 共同参与 ," 这是我两个多月就把自己卡刷爆后悟出来的。"
她开始找教育系统的学校、金融服务署等机构 , 把村里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一说 , 大家都很支持 , 专门给 32 户特困户设立了一笔从 2000 元到 5000 元不等的特殊慰问金 , 备他们不时之需。
" 我刚驻村时 , 很多人都觉得我坚持不了 , 觉得我一旦新鲜劲儿过了 , 就待不下去了。现在回过头看这两年 , 我还是挺感慨的 , 我坚持下来了 , 并且因为我对工作的高要求 , 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2020 年新酉村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 这是时隔 15 年新酉村再次拿到的荣誉。"
形象反差 从 " 白富美 " 到 " 黑村姑 ", 我也有委屈 , 我也会脆弱
" 驻村之前在深圳 , 说真的 , 我对自己的个人形象还是挺注意的 , 日常着装喜欢连衣裙、高跟鞋 , 定期会上美容院、养生馆、养发馆去给自己做做护理 , 做做保养。" 陈丽斌感叹说 ," 到了村里 , 走路的几率高很多 , 而且很多不是平整的道路 , 坑坑洼洼 , 只能穿球鞋 , 穿牛仔裤或运动衫裤 , 整一个‘村姑’。"
在深圳时 , 陈丽斌家在龙岗 , 上班在罗湖 , 儿子 8 年前已送到加拿大求学 , 家里就是 " 二人世界 " 的小天地 , 生活无忧。因为皮肤白皙 , 朋友们开玩笑评价她是 " 白富美 "。两年下来 , 在新酉村这个靠近海边、日晒雨淋还要天天下乡的地方 ," 肤色‘黑’了几个度 , 头发也因为风吹日晒加上焦虑所剩寥寥。" 陈丽斌有点无奈地说。更让她无奈的是 , 作为一名很注重个人形象的爱美女性 , 因为工作上的认真和性格爽快 , 被其他扶友们喊成了 " 兄弟 "," 除了贫困户喊我‘斌姐’之外 , 其他人都喊我‘兄弟’ …… 这 ……" 说到这里 , 陈丽斌满脸的哭笑不得。
■在村里开展扶贫工作 , 陈丽斌只能球鞋、运动衫裤搞掂了。
驻村日常忙碌而充实 , 理论上每两周可以回深圳家里一次 , 但实际上不一定 , 如果连续两个周末不回去 , 爱人就会来村里陪她。" 我还记得 2020 年 5 月 , 我爱人第一次到村里陪我过周末 , 买菜做饭 , 周日晚上送他回深圳 , 看着他关车门开车出了村口 , 我的眼泪突然就下来了 , 就一路哭着走回宿舍 , 一个人趴在床上哭了个够 ……"
无须扬鞭自奋蹄 , 这可以看作是对陈丽斌工作状态的评价 , 尤其是 2019 年 , 往往最早到村委 , 最晚离开 ," 我就是那个拿钥匙开门和拿钥匙锁门的人。" 她笑嘻嘻地说 ," 可能跟我多年从事教育工作有关 , 我习惯凡工作都做在前面 , 也会按照我个人理解的逻辑或条理去梳理工作 , 所以经我手之后村里的相关台账造册都做得细致完整 , 多次检查考核或是领导调研 , 都给的好评。"
■采写 : 新快报记者 陈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