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县 " 深圳桥 " 建设项目。
田林县葡萄种植脱贫攻坚项目。
汕尾南门外村莲藕生态园项目。
在广西田林,利周瑶族乡爱善村的村民们正期待着新一年的 " 阳光葡萄 " 结出喜悦硕果。倾心修建起的 " 深圳桥 ",不仅解决了附近居民的出行难,也成为帮扶两地的 " 连心桥 "。
在汕尾南门外村,居民们住上了新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张张挂满幸福感和获得感的笑脸,描绘出一幅温暖和谐的脱贫画卷。
引产业、上项目、捐资金、建医院、盖学校 …… 脱贫攻坚战以来,深圳光明区急受援地之需,尽光明所能,当地特色优势和资源,扎实开展各项扶贫工作,对口帮扶的广西田林县、汕尾市城区(红海湾开发区)6 个贫困村和西藏察隅已全部实现脱贫,谱写了一曲扶贫协作、风雨共进的时代赞歌。
田林 " 造血式 " 帮扶开创扶贫新模式
2020 年 8 月,一家别具匠心的羊肉粉店—— " 桂香田林羊肉粉 " 在光明正式开业,以 " 一羊一水一粉一人 " 为特色,引来不少 " 吃货 " 捧场尝鲜。这是光明区联合本地餐饮商家,结合田林本地特色农产品,开发的消费扶贫新模式,开创了商业化、市场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作为全市首家 " 消费扶贫爱心餐馆 ",该店卖出的每碗粉可捐赠 1 元给田林县慈善会,在真正实现原生态、田林味的同时,也让 " 一次‘嗦粉’一次助贫,长期‘嗦粉’长期助贫 " 的消费扶贫观念深入人心。
首创消费扶贫爱心餐馆,是光明区产业帮扶田林县的一处缩影。2020 年,光明区累计引导 9 家企业到田林投资,新增投资额 2.4750818 亿元,带动贫困人口 2927 人。共建产业园区 1 个,实际投资额 448 万元,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数 114 人;累计援建扶贫车间 7 家,吸纳就业 705 人,其中贫困人口 484 人。
另一方面,通过积极搭建农特产品 " 供需 " 桥梁、持续助力推进电商 " 线上 " 与 " 线下 " 同步销售渠道,不仅帮助田林实现了从良种油茶产业示范基地等特色产业培育,到芒果扶贫产业园优势品牌产业扩大,再到平塘乡林下 " 枇杷 + 肉牛 " 种养殖旅游等多产业立体式发展,并成功助力田林县鑫福源山茶油开发有限公司注册全国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832" 网络销售平台,田林县百乡拾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电信定点扶贫销售服务网点。
立足各乡镇资源禀赋和自身发展实际,光明区还将田林县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产业帮扶项目 17 个,推动实施林下养鸡、种桑养蚕、阳光玫瑰葡萄、沃柑等产业。同时结合 " 乡村振兴 " 战略,成功引入深圳市普罗米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携手打造产业帮扶长效机制。
2020 年,光明区还不断加大教育帮扶、社会帮扶、人才支援等多方面力度,不仅注重 " 富口袋 ",更加注重 " 富脑袋 "。
教育帮扶方面,各学校和田林对口帮扶学校开展各类培训 25 场次,田林县高级中学在 2020 年高考大学上线率达到了 99.6%。人才支援方面,选派优秀教师和医生到田林开展教育、医疗、农技等方面先进理念技术进行交流培训 7 期,共培训田林教育、医疗、农技人才 984 人次。劳务协作方面,与田林县人社部门共同举办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 1 场,各类稳岗、技能培训班 9 期,提供就业岗位 5770 个,培训人数 546 人,助力中职学生到东部就读职业学校贫困学生 11 名,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2471 人,社会帮扶方面,落实社会帮扶资金共计 2169.2218 万元(含捐物折款),用于帮扶贫困村民生项目、支医支教、消费扶贫等三大领域。
汕尾市城区 党建扶贫开拓帮扶新局面
帮扶汕尾,从将党旗插在扶贫工作第一线开始。
2020 年,光明区凤凰街道探索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举措 " 满天星 - 全要素网格 " 服务融入军船头村对口帮扶工作,使军船头村成为帮扶单位凤凰街道的第 23 个全要素网格,在全汕尾 110 个贫困村中首创 " 满天星 " 党建扶贫大格局。
依托 " 凤凰星愿 " 数字平台收集村民意见诉求,通过军船头村网格党支部,对接凤凰街道 31 位民生帮扶服务员,带动广大服务力量和资源提供就业指导、法律法务、乡村建设等 13 项帮扶服务," 键对键 " 助力村民圆梦。
党建扶贫,开拓了各项帮扶工作新局面。比如南门外村占地近 55 亩的莲藕特色产业园项目,通过种植太空莲藕,利用南门外村成立的合作社平台,打造 "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 " 产业模式,并设有观景平台、环园绿道、栈道等设施,结合旅游观光,形成了具有特色品牌的生态莲藕产业园,预计每年大约可为贫困村带来纯利润 20 万元左右的经济收入,促进贫困户脱贫增收。
据统计,截至 2020 年 12 月底,光明区共对口帮扶汕尾市城区(红海湾)产业项目 15 个,总投资 3212.2 万元,其中,超 500 万元项目 3 个。6 个对口帮扶村村集体收入从 2016 年帮扶前的村均 1.437 万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44.7 万元,增幅达 3011%。累计投入 3961 万元推进了汕尾光明小学重建、捷胜镇中心小学改扩建、马宫中学改扩建、光明商会幼儿园等项目建设。5 年来,通过开展 " 光明 - 汕尾 " 对口帮扶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培训贫困人口 1400 多人次,转移就业 846 人次,受援地 " 两不愁、三保障 " 全部到位。
察隅 新园新容新气象
春花绽放,云雾环绕。在察隅河畔,由光明区出资建设的下察隅光明幼儿园坐落于此,徜徉在宛若仙境的大自然怀抱里。
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林芝地区的察隅县,属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过渡的藏东南高山峡谷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对口支援以来,光明区以 " 紧扣民生、精准帮扶 " 的思路,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开展建设。
据了解,在光明区的倾力帮扶下,察隅县已于 2018 年顺利脱贫摘帽,察隅县所有贫困村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 0%,无贫困人口。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根据相关要求,光明区由新湖街道结对察隅县下察隅镇、玉塘街道结对察隅县上察隅镇,主要内容包括:促进两地交往交流交融、增进民族团结、支持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扶持乡镇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国企党建水平等。
2020 年 4 月,新湖街道与下察隅镇结对,玉塘街道结对上察隅镇结对。目前,新湖街道、玉塘街道已与察隅县当地干部建立微信群加强沟通交流,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帮扶措施,新湖街道已安排资金 49.18 万元帮扶下察隅镇选定土特产销售点装修和包装厂房民生项目,玉塘街道已安排资金 44 万元帮扶上察隅镇毕达村瀑布景区内道路及配套设施项目。(石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