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3-12
王其刚:在海拔900多米的梧桐山顶巡山瞭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初春时节,细雨落在梧桐山林间,散发一股淡淡清香。沿着山顶方向一路前行,海拔升高,气温渐低,视野愈发开阔。

" 我们每天至少巡山一遍,从南边走上山顶,大约需要 2 小时,这条路我走了 31 年,现在树林茂密,野生动植物多了不少。" 行走在海拔 900 多米的山林间,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山顶管理站站长助理王其刚觉得,每呼吸一次,都感到肺腑舒畅,这是他守护自然最大的回馈。

▲王其刚常年在梧桐山山顶驻扎。

3 月 3 日,王其刚穿上胶鞋,提起一根木棍,往山顶方向前行。在他看来," 巡山 " 并不是随便走走,护林员不仅要加强对林区火源的管理,及时报告火情,还要注意盗窃和乱砍滥伐人员以及林区可能出现的病虫灾害。

▲梧桐山云雾缭绕。

与普通工作人员不同的是,他常年驻扎在山顶。这里是梧桐山海拔最高、山林最茂密、湿气最重,也是巡逻和救助最艰苦的管理站。31 年来,他每天巡山 2 次,每年救人次数 50 起以上,劝阻吸烟无数次。为了更安心地工作,他还将家定居在偏僻山坳,朝夕与山为伴。

▲王其刚朝夕与山为伴。

在他的办公室,墙面挂有 4 面被救援游客送来的锦旗。森林病虫害防治、防火防盗采 …… 列在了他的巡山清单上。

谈起救援经历,他的语速加快,显得有些激动。他回忆,2019 年 10 月某一天凌晨 4:30,他接到警方电话称,有 2 名游客在大梧桐迷路受伤。他立刻从床上跳下,拿起电话,通知站里所有队员集合。彼时,山上雾气浓重,打开手电筒只能照亮前方 3 至 4 米的路。凭借对路况的熟悉,他一路前行,展开搜寻。1 小时后,游客成功获救,天正好破晓。

▲梧桐山毛棉杜鹃。

"31 年了,这里的地形都在我的脑海中,我喜欢这里的花草,对梧桐山、对深圳有很深的感情。"

3 月 3 日,他带记者来到杜鹃谷次入口的寻香径。路旁,有一棵侧卧的木荷大树倒下,姿势犹如一座天然 " 拱门 "。旁边的木牌写道:这棵木荷是台风山竹来袭留下的印痕,之所以被保留下来,是为了提醒人们要对自然心存敬畏。在王其刚看来,这里的一棵树、一块木牌都反映了景区工作人员对待自然的态度,希望人们以敬畏之心,保护自然。

行走在山间,王其刚十分珍惜与自然相处的每一寸时光。他喜欢抬头仰望高大的树冠,倾听清脆嘹亮的鸟鸣。喜欢站在山顶,眺望层峦叠嶂的山林。喜欢看着长出花苞的毛棉杜鹃,感受大自然的神秘。

▲王其刚十分珍惜与自然相处的时光。

在王其刚看来,山下的家更像是他休假时落脚的旅店。而山顶的一切,倒成了他日夜牵挂的 " 家 "。 每当夜幕降临,山林逐渐被黑夜浸透,昏黄的灯光从站点窗户朦胧透出,望着眼前的灯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便油然而生。

人物简介:

王其刚,江苏南京人,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山顶管理站站长助理、高级绿化工,曾获评 " 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

精彩记忆:

2016 年 8 月一天,王其刚接到线索称,有人员盗伐梧桐山内的珍稀植物土沉香。他立刻带领队员,24 小时在山林蹲守。王其刚发现,树林里有 2 个疑似盗伐人员的身影,立刻组织队员以最快的速度追击可疑人员,有效阻止了土沉香盗采盗伐行为。

职业成就:

他在梧桐山海拔最高、山林最茂密、条件最艰苦的管理站坚守 31 年,每天巡山两次,每年救人达 50 次以上,劝阻吸烟无数次。2007 年,获评 " 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 "。2015 年,获评 " 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多年获评梧桐山风景区 " 先进个人 "。

工作感悟:

梧桐山的一草一木都值得我们守护。我在岗位上坚守了 31 年,不仅是出于自己的责任,也因为对自然和生态持有一份热爱,希望能将这份热爱继续传递下去。

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实习生 魏羽辰/文 吴洁 宁杰文/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