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3-12
快快评 | 痛批“无底线追星”,也是在给明星“敲警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饭圈中的 " 氪金 "" 应援 "" 流量为王 " 等现象愈演愈烈。小心,追星正在 " 毁掉 " 你!

近日," 转发过亿 " 幕后推手获刑,被判 5 年,原因是其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炮制虚假数据,让 " 明星蔡徐坤一条微博转发量过亿 "。

人民日报痛批 " 无底线追星 "," 把流量当生意,炮制虚假繁荣,玩大了也玩砸了,自然难逃法律制裁。花钱打榜刷数据,刷掉了形象也刷乱了市场。追星无罪,但异化为造假,不是骂战就是互撕,则完全背离初衷 "。

什么叫 " 无底线追星 "?举几个例子,一目了然。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陈海仪,在网络消费借贷案中发现新现象、新特点:在校学生互联网金融借贷案大部分是因粉丝应援等追星行为产生的,涉及直播打赏的案件 94% 以上都是 18 岁以下未成年人,金额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

借贷上百万应援偶像,或许有人会问 " 钱都花在哪儿了 "。有偶像上综艺,粉丝集资买金条当伴手礼;为偶像买奢侈品生日礼物;花钱机场代拍;租广告牌应援、打榜刷数据 …… 现如今,追个星太烧钱了。" 花钱打榜刷数据,围追堵截请代拍 " 似乎成了 " 标配 ",更不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人民日报痛批,好一记 " 当头棒喝 "。整顿无底线追星,严惩流量造假正当时。

我们从来都不反对追星。青少年喜欢明星,当成榜样激发自己努力进步," 我的偶像很优秀,我也要优秀 ",正能量引导喜闻乐见。我们反对的是 " 饭圈文化 " 和 " 无底线追星 ",动辄骂战、互撕,甚至网络暴力。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青少年价值观引领。更有甚者,追星乱象背后存在的利用粉丝牟利的黑灰产业链,让部分青少年成为受害者,法律监管上却有诸多空白,这个得管。

这一记 " 当头棒喝 ",其实也是在给明星 " 敲警钟 "。除了有效的行业规范和市场监管,明星偶像也应该担起社会责任。最近,通过《你好,李焕英》出圈的 " 国民妈妈 " 张小斐,其一个意外之举被点赞:解散后援会,提倡大家理智追星。" 后援会 " 是明星经营粉丝特别是饭圈粉的重要一环," 解散 " 无疑表达了一个态度,演员,不该被 " 流量 " 二字捆绑。

社会公众人物,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影响很大。明星偶像得从自身做起,树起纠偏的必要态度,阻止无底线追星,正本清源,方能事半功倍。

ZAKER 南京评论员:覃甚颜

相关标签

明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