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往巴马县巴马镇巴定村的路上,放眼望去,绿油油的千亩油茶高产示范基地覆盖整个山头,蜿蜒盘旋的水泥路缓缓穿越,这是巴马镇新民社区易地搬迁粤桂扶贫产业六爱、六南基地。
风从东方来,潮涌长寿乡。在深圳大鹏新区与广西巴马两地积极推进东西部协作战略合作下,大鹏的政策、人才、金融等活水源源不断滋润着巴马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出了强大 " 大鹏风采 " 和无穷的 " 深巴力量 "。五年来,深圳市、大鹏新区共投入财政帮扶资金 18252.4 万元,开展扶贫协作项目 73 项。其中,涉及产业项目的有扶贫产业集体经济项目 1 个,共投资资金 500 万元;产业帮扶项目 40 个,投入资金 9265.514 万元。
巴马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适合发展油茶产业。目前,巴马县共有 4.85 万户群众种有油茶树,种植面积超 30 万亩,年产山茶油 1.6 万吨左右,产值约 2.5 亿元,全县 7.8 万多人依靠种植油茶尝到了甜头。巴马镇六爱、六南油茶产业示范基地是粤桂产业帮扶项目,该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巴马新民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 " 能搬得出,但怕住不下 " 后顾之忧。
巴马镇新民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六爱、六南油茶产业示范基地项目总投入 427.01 万元,资金来源于 2020 年东西部扶贫协作财政帮扶,种植面积 1343 亩,如今,千亩油茶高产示范基地成为新民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后续产业、乡村振兴的 " 好帮手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以来,巴马县秉承挪穷窝只是手段,扶上马送一程,做好后续帮扶,激发内生动力,才能真正让搬迁群众 " 换穷业 " 的理念。基地建成 3 年后油茶开始挂果有收入,由脱贫户自行销售获得收益,收益全部归脱贫户所有。这两个产业项目将直接带动新民社区 1343 户脱贫户受益。
正在给油茶林进行砍草、施肥等管护的搬迁群众韦朝仁说:" 自从去年开始政府种植油茶后,把一亩油茶地分给我护理,我一定好好护理,将来收入肯定是可观的。" 为做好基地产业管理工作,该基地实行 " 新型产业联产承包责任制 ",即每户脱贫户承包管理 1 亩油茶林,对油茶林进行砍草、施肥等管护工作。
" 起初有人担心不能留下来、稳得住,如今,许多搬迁过来的人和我一样,在家门口到油茶产业基地只有 5 公里多 "。移民群众兰正帮说。2017 年,兰正帮一家从东山乡搬到了新民社区移民安置点,得了一套 110 平方米的套房,全家 5 口人住上了新楼房,两个孩子上学就在家门口,全家洗脚上田当上了 " 新市民 ",过上了城镇人的生活。
油茶挂果后,由脱贫户自行销售获得收益,收益全部归脱贫户所有,平均每亩产油茶 30 公斤,按现行市场平均价计 100 元 / 公斤,平均每亩年产值 3000 元,年总产值 402.9 万元以上,产业强农民富、后续油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正在巴马激情上演。
深圳晚报记者 邱志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