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3-14
“话剧发烧友”莫言:把写对话的本领充分释放出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睢静静 记者 白雁 文 / 摄)2021 年 3 月 13 日,在上海朵云书院 • 戏剧店,剧作家喻荣军、文学及电影评论家汤惟杰、文艺评论家及诗人孙孟晋、出版人曹元勇重点围绕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话剧中的历史人物展开了一场对谈,全面地展现剧作家莫言的独特之处。

△ 活动现场

作为一位以长篇小说知名的当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一般被认为是以小说出道的,而事实却如他自己所说:" 我最早变成铅字的是小说,但真正的处女作,却是一部名为《离婚》的话剧。" 而即便在以小说成家后,莫言依然对写剧本充满兴趣:" 我过去的小说里,过于炫目的语言把我写对话的本领给遮蔽了,写话剧能激发我在对话方面的才能。"

在莫言的话剧创作中,观众和读者们比较熟悉的是《我们的荆轲》,该剧本取材于《史记 • 刺客列传》,用莫言的话说:" 人物和史实基本上忠实于原著,但对人物行为的动机却做了大胆的推度。" 在这部剧作中,荆轲、秦舞阳、高渐离、狗屠,以及燕太子丹和燕姬等人,纷纷从文学的神坛走下,成为可知可感、有血有肉的人物:既有虚荣和欲望,也有自我怀疑和人生困惑,有诡计和手段,也有爱和责任。在 " 刺秦 " 这个大框架下,每个人都要做出不同选择。

△ 《我们的荆轲》《姑奶奶披红绸》

在《我们的荆轲》中,莫言重新赋予人物以 " 穿越 " 般的现代思想,在犀利的对话、幽默的表演和颠覆性的故事背后,挖掘人性的真实。正如某位从芬兰特地赶到俄罗斯观看演出的戏剧专家所说:" 哈姆莱特存在‘生存还是毁灭’的两难选择,荆轲也有刺不刺杀秦王的纠结。这是人类共通的困境。" 在直面选择的困境这个命题上,《我们的荆轲》堪称中国现代版的《哈姆雷特》。此外,《我们的荆轲》曾参加第七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并荣获全国戏剧文化奖之话剧 " 金狮奖 • 最佳剧目奖 " 和 " 优秀编剧奖 ";还曾赴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参加戏剧节、文化日演出,并荣获 " 第 24 届波罗的海之家戏剧节 • 最受观众欢迎剧目奖 "。

△ 活动现场朗诵莫言话剧《霸王别姬》中的精彩片段

此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到了侧耳团队成员王幸、雷小雪朗诵了莫言话剧《霸王别姬》中的精彩片段,两位主播演绎了吕雉和虞姬的两段对话,为在场读者带来了专业而直观的现场感受。《霸王别姬》剧本由空军话剧团排演,在人艺小剧场演出。剧本上演后引起巨大反响,场场爆满;后又陆续在德国、韩国、埃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多国举办的国际戏剧节上演,并荣获 " 开罗国际实验戏剧节 • 最佳演出奖 " 提名。

剧本《霸王别姬》同样取材于《史记》,但对历史人物的阐释同样是颠覆性的。虽然故事以楚汉战争为背景,但莫言将视线投到了吕雉和虞姬两个女性角色身上,通过她们的对话、对峙、抉择乃至最后的反转,呈现在男性和女性身上," 事功 " 与 " 亲情 " 二者间的艰难取舍和权衡。莫言曾经提到《霸王别姬》这出戏的时候说到:" 这是一部让女人思索自己该做一个什么样子的女人的历史剧;这是一部让男人思索自己该做一个什么样子的男人的历史剧。" 当我们将熟悉的历史中的人物还原到一个更为纯粹的女性的身份或者更为真实的人的身份来看待时,又可以从角色中诠释出一个独特的角度。历史剧一方面联系着历史传统 , 一方面联系着现代意识 , 它自身的这种特殊性使它势必要站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交汇点上去思考具有现代性的也具有共通性的人类的问题。

此外,莫言的话剧和影视剧作创作在题材和内容上非常丰富,除了历史剧,还有近代的历史传奇故事,同时也对当代生活和现状有着深切的关注,如话剧剧本《锅炉工的妻子》以知识分子返城为背景,表现人的欲望和情感的复杂性;影视剧本《英雄浪漫曲》则讲述断臂英雄复员还乡后,面对日常平凡生活的复杂人生。

莫言在为本次活动录制的视频中说自己是一个 " 话剧发烧友 ",他也的确一直尝试很多话剧的写作,包括在小说写作中也融入了话剧的形式。比如长篇小说《蛙》就是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书信、四部长篇叙事和一部话剧组成的,这种形式也拓展了小说的表现空间。再比如长篇小说《檀香刑》也大量融入了茂腔等戏剧元素。可以说,正如萨特、契诃夫、布尔加科夫等世界著名作家也是一流剧作家一样,莫言剧作,也让读者在更丰富的层面上认识了莫言的文学才华。

相关标签

莫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