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条消息揭示了一些网上药店的 " 药大胆 " 作风。
近日,澎湃新闻选取了 17 家网上药店和 117 种禁售或高风险处方药进行集中购买测试调查,发现一些网上药店不仅存在销售精神药品等网络禁售药品的违法行为,还存在违规开展互联网首诊、电子处方不真实不规范、促销处方药等诸多处方药网售乱象。
这显然非常不安全。据报道,近年来," 网购精神药品服用致昏迷 "" 自购安定药治失眠被诊断药物上瘾 "" 超量购药致肝衰竭 " 等新闻事件屡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多数涉事药品为处方药。
网上药店的 " 药大胆 " 作风,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曝光了,但是看上去,它们并没有自我规范的意思。明知道随意出售处方药、精神类药物具有危险性,却不收敛,到底为哪般?
在专家看来,种种乱象的本质在于,互联网平台将处方药的专业医疗服务行为变成了单纯的药品销售行为,从而忽视了对处方药使用的风险调控。而这种行为模式的转变背后,还隐藏着 " 处方院外缺失 " 的老大难问题。
但在笔者看来,与其说 " 忽视 ",不如说是任性。否则何以解释,不少网上药店还喜欢推出花样繁多的促销优惠政策,例如抗凝药 " 华法林钠片 " 在某平台可以享受 " 秒杀 "" 多盒低价 "、多种抗精神病药在某平台上可享 " 满 200 减 20"" 满 599 减 30"?
为了流量,为了抢滩市场,为了占得先机,为了可观的 " 钱景 ",还管什么规定,赶紧跑步前进啊!问题是,步子迈得太大,跑的频率过快,是不是落下什么东西了?——节操呢?
当然,对于乱象,监管不能无视,对于违规行为必须加大惩治力度。而与此同时,正如业内人士所提醒的,网上药店需凭借处方调配药品,而医院处方的 " 分享 " 存在着一些漏洞。这就需要多部门、单位对互联网诊疗出现的问题加以应对和研讨,以用药安全为重中之重,出台实操性强、安全性高的管理办法。
今天是 "3 · 15",今年 "3 · 15" 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是 " 守护安全 畅通消费 "。说起来,买药和卖药有了互联网的加持,那叫一个 " 畅通 ",可是如果只有 " 畅通 " 没有 " 安全 ",那这样的 " 畅通 " 又有多大价值?
网上售药,请等一等你的 " 安全 ",等一等你的责任。
其实,在任何商业领域," 安全 " 和 " 畅通 " 都应该是缺一不可的关系。唯有两者协调统一,才能给消费者带来高品质的消费体验。现实中,诸如某些房子抢手细节安全却不咋样、某些安全头盔热卖合格率却不甚高 …… 的现象,也委实该引人警觉才是。贰拾柒号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