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3-16
深晚报道 | 红花岭战斗发生地成龙岗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龙西社区,有一座烈士纪念碑公园(又称红花岭公园),这里是解放战争时期红花岭阻击战的发生地。1948 年夏天,江南支队在宝安地区党组织的支持下,取得了沙鱼涌奔袭战、山子下伏击战、红花岭阻击战三大战斗的重大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使当地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如今,红花岭战斗的发生地已成为龙岗区缅怀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奔袭沙鱼涌,主动出击赢先机

1948 年 7 月初,国民党广东保安第八团、保安第十三团 3000 余人,对淡水、镇隆、平山外围进行 " 清剿 ",虎门守备队及税警总队 3000 多人向东莞、宝安地区行进。国民党企图从东、西、北三面压缩江南支队于坪山地区,然后以第一五四师为主力,配合东、西、北三面部队,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企图聚歼江南支队主力于坪山地区。为了打乱国民党军队的进攻部署,1948 年 7 月,江南地委采取 " 先发制人,主动出击 "、"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 的作战原则,决定主动出击迎战沙鱼涌之敌。根据沙鱼涌驻敌情况,江南支队作出战斗部署,集中兵力在沙鱼涌(现大鹏新区葵涌街道土洋社区)痛歼敌军,取得了江南支队重建武装斗争以来的首次重大胜利。

沙鱼涌之战是江南地区重建武装后的空前胜利,迫使敌人退出了大鹏湾北畔的溪涌、陈坑、大小梅沙、盐田等据点,从而解除了江南支队南面的威胁,打乱了敌人 " 清剿 " 的部署,极大地振奋了部队和人民群众的信心和斗志。

伏击山子下,歼灭西路进攻之敌

国民党虽然在沙鱼涌遭受沉重的打击,但仅隔三天又重新部署兵力,再次向江南支队发动进攻。7 月 23 日,国民党 4000 余人,分别从横岗、沙鱼涌、淡水、新墟四路合围坪山,继续实施其重点 " 清剿 " 东江以南地区的计划。江南支队预先对敌情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决定以一、二、三团主力 7 个连 1000 多人在横岗与坪山之间伏击从横岗方向来犯之敌。

由横岗至坪山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经北岭铜锣径的大路,一条是经山子下三洲田的小路。山子下位于坪山以西三十里,山高岭峻,地势险要,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沿笔架山蜿蜒而上。7 月 23 日清晨,江南支队在山子下设伏的部队对敌战斗打响,设伏于铜锣径的我军部队随后迅速赶到,仅 40 分钟就结束了战斗。此战,毙、伤敌营长以下官兵 135 人,俘敌连长以下官兵 180 人,击溃敌 200 余人。缴获迫击炮、60 炮各 1 门,轻、重机枪 14 挺,卡宾枪 5 支、长短枪 200 余支,子弹 1000 发,电台 1 部,军用物资 1 批。

由于西路进攻之敌被歼,其他三路敌人只得放弃进攻,分别退回沙鱼涌、淡水等地。山子下伏击战开创了江南支队 "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 和 " 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 的成功战例。

敌我力量悬殊,浴血奋战红花岭

已经在沙鱼涌、山子下遭受沉重打击的国民党军队并未善罢甘休。敌人重新部署兵力,再次策划新的 " 清剿 " 行动。1948 年 7 月底,国民党军队 4000 余人分四路占领坪山,图谋合击驻坪山西南马拦头的江南支队主力。此时,江南支队根据敌情判断,决定主力向东转移,跳到外线歼敌。

1948 年 8 月 3 日,由于目标暴露,国民党 2000 余人突袭驻扎在龙岗楼下村的江南支队第一、二团。面对十倍于我的敌人,战士们毫无惧色,迅速抢占红花岭高地,阻击敌人进攻,打退了敌人的 13 次进攻,坚强守住了红花岭。敌军两面受击,溃不成军。此战,共毙伤敌营、连长以下官兵 200 余人。

红花岭战斗是一次敌我力量悬殊的阻击战,也很好地完成了掩护主力转移的任务。由于江南支队在建军过程中紧紧抓住了政治建军和军事教育这两个重要环节,使部队进一步成为坚不可摧的战斗集体,不仅善于打袭击战、伏击战,而且也能够坚守阵地打阻击战,大量歼灭敌人,夺取战斗的胜利。

为了纪念红花岭阻击战,缅怀革命烈士的伟绩,龙岗区在红花岭阻击战遗址上,建起了红花岭烈士纪念碑公园。2004 年,龙岗区将 " 红花岭烈士纪念碑公园 " 更名为 " 龙岗区烈士纪念碑公园 ",并于 2007 年对公园进行改扩建,完善了公园基础设施,重刻了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名单,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世代流传。

深圳晚报记者 郭宇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