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3-16
金城观丨真金白银扶持,全心实意服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在 "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的浪潮引领下,很多技术型、学者型人才大胆尝试、跨界突围,加入创业大军。他们怀揣梦想,有雄心、有才华、亦有眼光,然而在将梦想转变为现实的路上,尤其是在创业初期,他们遭遇最多、最普遍的困难却是 " 缺钱 ",融资难成为困住创业者、小微企业的卡脖子难题。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企业能否实现高效成长,金融体系综合服务能力是关键之一。近年来,兰州高新区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综合服务能力,鼓励辖区企业不断增加创新投入,发挥集聚创新要素的领头羊作用,一批优势项目、先进技术得以落地生根,创新创业有如遍地开花,蔚然成风。

目前,兰州高新区内上市公司、战略新兴产业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人才、科技资源相对富集,兰州高新区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板块,成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独特样板。

优化创业创新环境 中小企业借势起飞

兰州睿创波迪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物联感知、大数据技术,提供智慧化、可视化行业数据解决方案的软件开发企业。2010 年,张亚东拿着筹集到的两万元,和朋友一起创立了这家企业。在考虑公司注册地时,张亚东坚持主张落户兰州高新区,他看中的是这里的产业集聚优势,而正是十多年前的这个小决定,让张亚东和他的企业从此成了 " 幸运儿 "。

创业初期,公司资金少、能力弱,张亚东租了一套居民房用来办公,条件很差,一年到头的营业额仅有二三十万。那时候总是担心企业的生存问题,怎样才能活下去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正是艰难之时,张亚东了解到高新区对像他们这样的小企业有减免房租、水电,申请项目基金扶持等很多优惠政策,他开始积极与高新区对接。

2015 年底,高新大厦刚刚落成不久。张亚东拿到了一整层 1000 平方米办公区的钥匙,自己动手装修。" 就为了早些搬进去,我们是最早的入驻企业。" 提到兰州高新区对自己的扶持和帮助,张亚东一下打开话匣子。从 2016 年,张亚东的公司正式入驻兰州高新区孵化器,到 2019 年完成孵化离开。三年时间里,张亚东的企业享受到了房租优惠、水电减免等扶持政策,光租金一项就节约成本约 70 万元。

没有办公场地,高新区提供优惠房租的办公室;没钱办企业,高新区找来无抵押贴息贷款;没有技术人才,高新区牵线搭桥引进专家 ……" 可以说,没有兰州高新区,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在跟兰州高新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发现高新区对企业的服务是全方位的,涵盖了企业发展壮大的全周期。"

2019 年,兰州睿创波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亚东在雁南路联创广场置办了近 500 平方米的办公区域,也迎来了企业发展的黄金期。他们研发的智慧城市应用软件迅速打开市场,企业收入大跨步前进。面对市场需求,张亚东急需资金,进行更深一轮的研发与投入。" 我们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大,一时无法解决。印象很深刻,2020 年 4 月 28 日,兰州高新区给我们开具了给兰州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推荐函。7 月份,让我们得以成功拿到兰州农商银行 3 年 500 万元的产业开放贷款,没有抵押,而且还有高新区的贴息政策。" 张亚东告诉记者,这笔贷款预计可为他的企业补贴利息 36 万元。

而在此前,高新区的多项优惠扶持政策更是接二连三、都是看得见的真金白银。2018 年,兰州睿创波迪科技有限公司拿到了兰州高新区也依据相关政策奖励企业 40 万元,让他们加速产品的研发推广速度。同时,高新区帮助兰州睿创波迪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中科院软件所丁治明教授等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产学研一体合作,提高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三年期间,补贴企业人才引进费用近百万元。2020 年,疫情袭来,高新区按国家相关政策减免企业税款、社保缴费,发放稳岗补贴 ……

扶上马,送一程。在兰州高新区的精心抚育下,兰州睿创波迪科技有限公司走出了生存困境,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如今,企业现有员工队伍达到了 30 多人,营业额连续两年翻番。企业从 2014 年的年营业额不足 50 万元,迅速增长到了 2020 年的 800 多万元,产品的省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 10%。" 今年,我们预计还能翻一番,有望达到 1500 万元以上。" 张亚东高兴地告诉记者:"2020 年底,支付宝也与我们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致力于社区产品的融合与开发,产品近期即可上线。"

开展全方位帮扶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这些年来,兰州高新区成功吸引到大量人才和优秀企业,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空间,如今这些人才和企业也在回馈这片助力他们成长的沃土,一个携手共进、共惠共利的经济生态圈正在愈加成熟。

张亚东告诉记者,当前公司一线研发人员年收入都在 10 万元以上。他们邀请了兰州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为公司做了一系列包括薪酬、职业规划、股权激励计划,把核心员工转变为合伙人,让员工和他们一起分享企业的成长,并且回馈社会,回馈兰州高新区。今年 28 岁的酒泉小伙子高超,是一名软件开发工程师,来企业工作只有 3 年时间,目前已经在公司独当一面。去年,高超已在兰州买房,打算在这里安家。" 相信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壮大,兰州对技术人才、优势产业的吸附力也将更强。"

与张亚东一样,朱社会与他的兰州远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也离不开高新区的扶持。这家企业重点专注于医疗卫生行业软件设计、开发、销售与服务领域,近三年营业收入同比平均年增幅达 52% 以上。" 我们与资本市场的成功合作,也是得益于高新区。" 该公司总经理朱社会说。2018 年,兰州远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亟待扩大产品线,丰富旗下产品,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然而一时找不到相匹配的金融市场信息。在高新区的推介和支持下,杭州一创业投资公司将目光投向了他们,经过双方的多次谈判、沟通,最终获得 1000 多万元的投资。

" 这些年,我们企业得到高新区的帮助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以前总担心自己去办事被卡、被折腾,入驻高新区后,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园区各部门是在真心实意地为企业发展服务。经常有相关部门的工作组主动联系我们,上门来征求意见,感觉很贴心。如:公司在实施员工股权激励过程中,遇到税务相关政策方面的疑惑,高新区管委会积极出面组织经科局、税务局等相关部门对我们进行政策辅导指引,使该项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该公司党支部书记陈凤琴告诉记者。

陈凤琴的工作笔记上,一笔笔地记录着自 2015 年企业入驻高新区以来得到的多项帮助:获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补贴累计 45 万元;被评为 " 上轨入库企业 "、" 兰州自创区瞪羚企业 ",分别获得 10 万元、30 万元奖金; 2019 年,享受高新区股权风险投资奖励金 30 万元 …… 近年来,该企业共享受高新区 "1+4+7" 等政策奖补资金 142.35 万元。此外,自企业入驻高新区以来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自产软件增值税退税比例达 14%。这些资金为后期企业开发新产品和开拓市场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缓解了企业的部分资金压力。

该公司总经理朱社会介绍说:" 正因有了高新区的专业服务和政策扶持,我们才能将更多的精力、人力、资金投入到技术产品研发中。公司有员工近 50 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近 40%。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占全年销售收入的 6.5% 以上。今后我们会在高新区的帮助与指引下,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争取早日做大拳头产品。"

释放政策红利 增强市场活力

在对企业的走访中,记者听到企业家们谈到近年来得益最多的是高新区的 "1+4+7" 政策。这个让企业家有口皆碑的政策到底有何意义呢?

2018 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兰州、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称 " 兰州自创区 ")。我省对标国家对自创区建设的有关要求以及国家和甘肃省 " 十三五 " 经济社会、科技创新规划总体思路,编制完成了兰州自创区 "1+4+7" 政策体系,其中将打造兰州自创区科技金融平台列为重点工作之一,旨在加快科技与金融结合,降低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门槛及成本。

" 我们的初衷就是要解决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周期长等瓶颈问题,引导和鼓励银行、证券、保险、各类产业基金、各类股权交易中心、民间资本等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机构、第三方中介机构在此集聚发展,提供政策性科技投资、创业投资、融资担保等服务,打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体系。只有拓展金融服务的内涵与模式,提升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加大金融与创新融合,才能实现金融的精准服务、安全服务和高效服务,从而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成长。" 兰州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在国内外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区内企业,给予每家企业最高可达 200 万元的奖励。在 " 新三板 " 成功挂牌的区内企业,给予每家最高可达 50 万元的奖励;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信用贷款、股权质押等新型金融产品进行融资。经认定,按照其实际支付银行贷款利息额度,给予同期贷款基准利率 50% 的贴息支持,每家企业年度补贴支持最高可达 50 万元;对区内获得股权投资的种子期项目或初创期企业,按照投资机构实际投资额的 10% 给予补贴,单笔补贴最高可达 30 万元 …… 一条条、一项项贴近企业发展需求,又极具激发作用的政策内容,让兰州睿创波迪科技有限公司、兰州远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加快了与资本市场的快速融合,也为高新区的发展开创了更广阔的空间。

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 促发经济新生力

科技创新型企业能否实现高效成长,金融体系综合服务能力是一个关键。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方面企业融资困难;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不知如何对科技创新企业进行选择与投资。如何让资本与技术实现高效对接,对兰州高新区的发展意义重大。

" 非公企业发展通常面临的几大难题是:人才不足,技术实力不强,创新能力较弱,装备水平不高。我们在与高校、科研院所接触中也发现高科技技术人才大都停留在搞科研、发论文的阶段,有前景的技术走不到市场上去。从这个角度着手,我们发起设立了甘肃省的第一支天使基金。2020 年,甘肃兴陇基金与兰州高新区联合设立了总规模 2000 万元的兰州高新区兴陇天使投资基金,主要是支持和孵化兰州高新区管辖范围内的科技创新企业。自去年成立以来,我们已对高新区的 50 多家企业开展了调研,已从中筛选出 4 家拟投企业,第一笔投资将在近期放款。预计 2021 年,我们与高新区入孵企业的合作将会明显增多、增强。" 甘肃兴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介绍说,兴陇基金正在致力于打造与能够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产品链:从专注于早期技术转化落地的天使基金,到致力于早中期、初创期企业加速发展的创投基金,再到助力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并购收购的产业基金,以及可助力上市公司开展二级市场融资定增基金等,能够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类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对众多处于发展早期的企业发展来说,与资本的对接不单单是解决融资难题,更大的意义还在于随着各类资本的进入,企业的经营管理将更加规范。" 基金通常以股权的形式向企业投资,投资方不会控股、也不会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但会通过委派董事、财务总监等岗位人员,参与企业决策、规范企业管理。通过给被投企业赋能,帮助企业进一步规范和发展。" 兴陇基金的投资经理说。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来说,促进高新技术企业与资本的积极互动,还可以引导和加快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技术的就地转化,提升本区域技术创新和科研人员创业的内生动力,有助于提高本地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自我造血能力,最终推动产业升级和地方经济发展。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兰州高新区不断提升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加快促进企业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发展。据了解,2020 年,高新区与甘肃金控融资担保集团签订《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合作协议》,设立 2000 万元风险补偿资金池,为 30 余家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增信保障;与金城资本合作,设立 4.5 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为兰州高新区生物医药及相关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资金支持;与兴陇基金合作,成立 2000 万元的兰州高新区兴陇天使投资基金,为区内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的项目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积极协调将省十大绿色产业基金中的清洁能源、先进制造、文化旅游、通道物流、中医中药、数据信息、军民融合等 9 支基金注册在高新区内,首期规模达到 143 亿元。

与此同时,举办金政企融资专场对接会,为区内有融资需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搭建科技金融平台,协调贷款融资 1.4 亿元;组织申报国家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资金,兰州高科创业投资担保公司获得奖补资金 875 万元;举办企业上市融资政策解读及培训会,邀请专业机构为区内 35 户拟上市挂牌企业上市融资专业解读;举办拟上市企业专场路演及融资对接会 …… 许多科技创新企业将由此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和资本化。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陈 玮 文 / 图

编辑丨胡淼山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