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3-17
20位!快来看首届深圳最美自然守护者的自然奇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深圳,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穿山越林

他们驰骋海洋

他们热衷自然探索

也用生命捍卫自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用汗水和执念诉说着对自然的一往情深

近期,深圳晚报邀请 10 位深圳自然大使

面向全市寻访 20 位深圳最美 " 自然守护者 "

现在,让我们踏着寻访的脚步

和守护者共同开启自然奇缘之旅吧!

(识别二维码,看更多精彩故事)

曾志燎

曾志燎,深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护监测部业务组组长。在 8 年救助野生动物工作生涯中,曾志燎共参与救护野生动物活体 31849 只 / 条,治愈放归 4287 只 / 条。日日夜夜的守护让他不禁感叹,人类的命运与野生动物息息相关,有人破坏就要有人保护,我坚持这份职业,是因为我认为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是值得付出一生而奋斗的事情。

宋昌华

宋昌华,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护林队队长。18 年里,宋昌华守护着福田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阻止他人破坏生态资源、抓捕非法捕捞人员、清理海面鱼笼 …… 一直坚守岗位的他有着切身的感受," 作为一名工作近 20 年的护林员,我见证了红树林保护区的发展和飞跃,如今红树林保护区鸟类增多,漂浮的鱼笼减少,环境也越来越好,我非常自豪自己一直守护着这片土地。"

王洲

王洲,深圳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南山大队副大队长。怀揣着对大海最真挚的热爱,王洲说,我曾经犹豫过,想放弃过,但后来发现,我的梦里总是海的那一切。通过我们支队共同的努力守护,欣赏着如今深圳湾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画面,是我内心最大的满足。我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守护好这个梦。

陈进枞

陈进枞,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公园管理队队长。从业多年的他表达了自己的欣慰," 这几年看到一些野生动物的频率越来越高,其实也是见证了公园环境越来越好的过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愈发感觉到保护自然的一种使命感,每当有村民跟我们说看到某一种消失已久的动物、植物出现或者有游玩的市民感谢我们时,真正有了保一方平安的光荣感。"

覃秋蓉

覃秋蓉,深圳野生动物园动物育幼中心技术主管。在这行工作近 8 年的她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见证了很多动物的生离死别,哭过、笑过、悔过,唯独没有想过放弃,因为每当有一只小动物因我的努力而健康成长时,让我觉得一切的努力与辛苦都是值得的。我最大的收获不是工作所获得的报酬,也不是带来的成就,而是小动物们每天朝我欢乐地叫着,我就开心。"

王玉

王玉," 兰科中心 " 组培室主管。13 年来,她亲手繁育的濒危野生兰花已经无法计数,她说,濒危野生兰花繁育工作是一个抢救性工程。野生兰科植物与昆虫、真菌以及其他植物关系密切。如果兰科植物资源灭绝,必然会导致这一生物链环节的断裂,相互依存的其他物种就会消亡,引起恶性循环。所以,保护野生兰花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希望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共同维护野生兰花资源,决不能坐视它们消亡。

李伯荣

李伯荣,沙头角林场管护中心副主任。2015 年,他与 11 名工作人员修建梧桐山森林自然步道,在没有任何设备机器和图纸的情况下,团队就地取材,用石头一块一块铺设山路。投身林业生产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一线工作岗位 36 年,李伯荣深深感慨,护林 36 年,是对那片山林的热爱。我将继续为梧桐山生态事业奋斗,把沙头角林场建设得更加美好。守住这片珍贵的自然宝库是我最大的使命。

宫凤岐

宫凤岐,深圳市森林消防专业大队队长。多年奔赴救火一线的他感悟到," 我们的工作与山为伴、与林为伍,守护绿色的同时,也为深圳市的生态建设保驾护航。我们是火场的逆行者,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生力军,登山头、下火场、走绿道、巡安保,森林防火于我而言,既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份责任。"

廖吉祥

廖吉祥,深圳市田头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员工。自加入保护区工作以来,廖吉祥先后参与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物种保育、生态监测等项目,经常在大鹏、南澳、葵涌、坪山等区域开展森林三防检查," 我的工作既平凡又重要,是保护自然环境的最前沿,因此我必须将工作的每一处细节落实到位,任何松懈都可能会对当地生态造成严重的后果。为守护一方青山绿水,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愿意投入我的所有精力 ",廖吉祥说。

屠冉

屠冉,深圳海警局大鹏工作站站长。与海打交道的这些年,屠冉的许多个日夜都是伴着海浪度过,能抽出来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甚少。全身心投入工作 13 年,屠冉说,这是一份很神圣的职业,我们守护的不仅是海上秩序和环境,更是在守护着实实在在的海洋资源。当看到我们的这种努力守护起了效果作用,心里面是满满的成就感。

范红英

范红英,深圳市福田区梅山小学美术高级教师,学校儿童水墨画工作室主持人。从 1999 年开始,范红英一直在教学一线,与学生相伴。她说,深圳有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我将自然资源融入水墨画教学中,希望能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也希望借此让水墨画走进孩子们的课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李楠

李楠,深圳仙湖植物园研究员,国家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主任。与苏铁结缘 30 余年,李楠感悟颇深," 我如今走的这条路和我之前想象的,确实不太一样。在仙湖植物园工作的 20 多年里,我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也更加深刻,除了纯粹的科学研究,我能够真正地走入社会、了解社会。同时也能让我把自己的专业和理论研究,融入到实践工作中,为生态环境与植物保护做出更多贡献。"

邓珊珊

邓珊珊,深圳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内伶仃派出所三级警长。心怀向往,邓珊珊一毕业就毫不犹豫地选择成为一名警察。作为一名基层民警,她始终坚守在社会面防控一线,足迹深入到福田、南山及罗湖各大林区、农贸市场、酒楼食肆等,全面开展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排查检查。她说,从警十三年,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与不易,从手忙脚乱到得心应手,从繁芜复杂到享受工作,从最初的从警梦到如今的求实务,一路成长,一路讴歌。

王其刚

王其刚,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山顶管理站站长助理。2016 年,王其刚和队员 24 小时蹲守山林,有效阻止了一次珍稀植物土沉香盗采盗伐行为。" 梧桐山的一草一木都值得我们守护。我在岗位上坚守了 31 年,不仅是出于自己的责任,也因为对自然和生态持有一份热爱,希望能将这份热爱继续传递下去。" 王其刚说,在梧桐山海拔最高、山林最茂密、条件最艰苦的管理站,他每天巡山两次,每年救人达 50 次以上,劝阻吸烟无数次。

黄倩倩

黄倩倩,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和地质环境处二级主任科员。投身自然资源保护事业 10 年,黄倩倩为深圳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深圳率先打造美丽中国典范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她说,"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不仅是我,也是大家的美好梦想。还自然以和谐、给大地以生机,打造生态修复的先行示范、‘深圳样本’,以实际行动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我决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孟祥伟

孟祥伟,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办公室主任,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校长。作为华侨城湿地的守护者和自然生态教育的行动者,7 年来,孟祥伟见证了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也与大自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她说,感谢这份工作让我时时刻刻享受大自然的滋养,自然真的会赋予我们很多灵感和智慧,让人保持纯粹的初心。希望大家能够多亲近自然、爱护自然,享受人与自然的联结。

李彪

李彪,中国花卉协会荷花分会会员,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洪湖公园荷花研发部副部长。荷花研发部工作的 10 年里,李彪一直致力于种植碗莲。在整个团队悉心照顾和培育下,最初荷花盆里一颗萌芽的种子,如今已长成数千盆荷花。2015 年成立碗莲工作室以来,李彪和团队克服了病虫害、恶劣自然气候等困难,终于做出一系列迷你荷文化作品。他说,每当看到作品在荷花展中,受到游客好评时,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沈晓鸣

沈晓鸣,深圳大鹏海洋图书馆馆长," 潜爱大鹏 " 理事长。至今,沈晓鸣带领团队在深圳海底种植珊瑚 5000 多株,拍摄超过 1000 小时的深圳海底动植物珍贵视频。沈晓鸣说,这么多年来,我待在水下时间已经超过了 1000 个小时。我在海底看到了海洋衰退的迹象,但同时也看到了海洋生态复兴的可能和希望。我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和我们一起,打开海洋这本自然书写的蔚蓝典籍,一起为海洋生态的恢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马海鹏

马海鹏,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执行秘书长、漫野自然教育工作室发起人。行动,让改变发生。从事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相关工作近十年,马海鹏最热衷的事情是能通过各方努力,推动环保议题的真正解决。他说,海洋是生命的来源,海洋的生态健康关乎我们每一个人,也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作为现代的人类,生态的恶化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而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环境也一定会逐渐改善。

汪建锋

汪建锋,罗湖区市政园林管理所所长。东乐路上,树龄 157 年的古朴树免受砍伐;莲塘口岸,古榕树不必迁移他区,南移 20 米成功移植 …… 汪建锋说,从事园林工作 20 多年,我对山林、市政绿化都有一种莫名的热爱,尤其是 " 活文物 " 古树名木,看到它们的花开、叶落、结果和长出新枝,都像见证自己孩儿成长一般。我希望有更多 " 活文物 " 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珍惜生活中的一人一物!

深圳晚报记者 徐娅 实习生 曹宣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