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购买的电线包装上标有 " 百米保证 , 缺一赔十 " 字样。
电线电缆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基础工业品 , 如果它出现了质量问题 , 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损失 , 还威胁着人们的消防乃至生命安全。
说起自家公司此前采购的货值近 55 万元的电线 , 广州市民李先生 ( 化姓 ) 愤愤不平 : 每卷标称 100 米的成品电线 , 实际测量仅有 95 米左右 , 经销商虽然承认部分线缆系厂家生产误差 , 却只提供了两卷同样规格的电线当作赔偿。涉事经销商则回应新快报记者称 , 愿意配合退换 , 但无法按产品包装承诺 " 缺一赔十 "。
■新快报记者 梁茹欣 林钢威 ■广东经济频道 315 特别节目调查记者
市民投诉
标称百米电线 实测少了近五米
李先生是广州一家消防工程公司的负责人 , 去年 6 月起 , 该公司陆续向同城一家经销商采购 " 白云珠江牌 " 电线电缆 , 用于其承接的大型公共工程。" 这个品牌是经销商推荐的 , 我们是第一次购买 , 但大家已经合作好几年 , 线一回来就直接分派到各个项目使用了。" 李先生说 , 半年多的时间里 , 公司共买了近 15 万米的电线 , 金额约 55 万元。
然而在今年 1 月份 , 一条来自江西的消息让李先生和同事深感震惊。" 我们江西项目在当地也采购了一些线缆 , 他们一拿就发现广州的线有点轻 , 马上拆出来检查。" 李先生的同事小于介绍 , 经江西项目测量 , 一卷标称为 100 米的电线 , 实际长度只有 95 米左右。
发现问题后 , 小于等人立即与经销商交涉 , 对方辩称是测量方式导致的误差 , 并在 1 月 18 日派人前来 , 双方共同测量了一卷电线 , 结果仅有 95.2 米。
小于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显示 , 经销商在双方测量后辩称 : 出现问题都是双绞花线 , 这种线缆的手工 / 机器测量结果本身就存在一定误差 , 双绞线的国标是 "100 米正负误差 1 米 "。不过 , 经销商也承认 , 厂家自检发现 , 去年八九月份批次生产的双绞线 , 因工人失误出现了 3 米的误差 , 为此 , 厂里将 " 补一扎 ( 卷 ) 给你们 "。
最终 , 经销商赔偿了两卷共 200 米的电线 , 但李先生越想越不对劲 , 此后与对方交涉却再无回音。" 我仓库里还堆着 80 多卷线 , 都是去年 9 月到 11 月生产的 , 我们之后又抽查了几卷 , 全都不够米数。"
记者实测
电线误差远超国标 个别外皮破损
近日 , 新快报记者在李先生的公司随机抽测了两款共四卷包装完整的 100 米规格 " 白云珠江牌 " 电线。其中 , 一款去年 9 月 19 日生产的 1.5 mm2 双绞花线 , 实际手工测得 94 米和 97 米 , 另一款生产于去年 11 月 1 日的 2.5 mm2 硬线 , 实际手工测得 95 米和 97 米 ( 均为约数 , 存在少许误差 ) 。
值得注意的是 , 其中一卷 1.5 mm2 的双绞花线 , 竟在其中段某处缠绕了胶带 , 拆开可见其外皮有明显破损。" 在消防规范里 , 是不允许电线中间有接头的 , 这个地方很可能会短路断开 , 这很明显是质量问题了。" 李先生说道。
新快报记者注意到 , 上述的电线均由广州英牌电缆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天眼查信息显示 , 该公司成立于 2016 年 , 名下注册有 " 白云珠江 "" 白云珠江电线 " 及其圆形图案等一系列商标信息。同时 , 产品包装的居中显著位置还标有 " 百米保证 , 缺一赔十 " 字样。
新快报记者查询发现 , 在现行的 " 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 国家标准 ( GB/T 9330-2020 ) 及其前序标准中 , 均要求成品电缆 " 根据双方协议长度交货 , 长度计量误差不应超过 ±0.5%"。按照这一标准 ,100 米规格的电线误差值应在 0.5 米以内 , 记者所抽测的产品均不合格。
经销商回应
厂家生产失误所致 可补足或退换
17 日 , 记者来到涉事经销商——广州虹桥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的门店 ," 珠江电缆 " 招牌尤为明显 , 几经询问后 , 店员林先生 ( 化姓 ) 才承认在售 " 白云珠江牌 " 电线 , 并表示是厂商生产失误才致李先生投诉。" 双绞花线生产是要打绞的 , 厂家可能要生产 105 米 , 最后的产品才能达标。但如果它刚好生产 100 米 , 最终成品可能就有误差。"
林先生称 , 之前已向李先生解释米数不足的原因 , 对方也表示认可 , 但其提出的赔偿要求则让人难以承受。" 不足米数的话 , 我们是可以补足或退换的 , 但对方如果要求所买的电线都‘少 5 米赔 50 米’ , 我们的成本摆在这里 , 你还不如把它退回来。" 林先生还表示 , 李先生一方至今仍有 2 万余元货款未支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