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3-18
深晚报道丨宝安区启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推进行动,5年内至少引进50名省级以上名中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3 月 18 日,宝安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推进行动正式启动,宝安区发布全国首个区级中医药发展白皮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深圳市岐黄学院等也落户宝安,未来宝安将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城区。

宝安发布首个区级中医药白皮书

目前,宝安辖区内有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宝安区中医院和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由原沙井人民医院转型)。3 家医院虽然都做中医,但在定位上各有差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立足 " 纯 " 中医的发展,探索出台全国首个纯中医治疗医院设置标准,明确 5 类 28 项标准;宝安区中医院作为传统中医院,率先在全市探索 " 病有良医 "、" 老有颐养 " 的医养融合发展模式;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则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中西医结合。

为了推动宝安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宝安发布了《宝安区中医药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这也是全国首个区级层面的中医药发展白皮书。宝安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孙玉卫表示,《白皮书》对宝安中医药历史渊源、宝安中医药事业取得的成就和进展进行梳理,分析了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到 2025 年底打造成为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城区的目标。

在具体工作上,宝安中医的 " 三支队伍 " 也各有分工。其中,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定位为研究型中医院、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中医院、港澳中医院人才技术支撑单位、中医药走向世界实践基地;宝安区中医院努力建成集中医药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养老于一体的现代化先行示范中医院;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则侧重开展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传染病、慢性病等中西医联合攻关,健全中西医协同疫病防治机制,形成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水平。

在人才方面,5 年内,宝安柔性引进中医药高层次医学团队不少于 10 个,柔性引进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和省级名中医不少于 50 名,建立各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不少于 10 个。到 2025 年,新增相当于国家级水平的中医学重点专科不少于 2 个,省级水平的中医学重点专科不少于 10 个,市级水平的中医学重点专科不少于 10 个,全区培育不少于 10 个科研 PI 团队。

此外,根据计划,未来将由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牵头,引进相关中医药人才,加强中医古方技法研究挖掘,对中药经典名方、民间验方、秘方、技法和独特传统炮制技术进行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形成全区共享的中医古方技法大数据库。

深圳市岐黄学院将落户宝安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面对深圳没有中医药高校的情况,宝安区也积极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合作,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落户在宝安区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将整合宝安区中医院优质临床教育资源,组建临床教育教学体系,打造一所融汇中西、重视临床实践教学,实现医教研协同发展的创新型临床医学院,开办中医学相关专业的本科与研究生教育,每年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

同时,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也将建设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实习带教基地,硕士、博士研究生实习基地以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此外,深圳市岐黄学院也将落户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未来将为深圳中医药发展培训精英人才,打造深圳的名中医。

作为宝安区中医的另一支力量,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本月也启用住院部 2 号楼,2 号楼总面积 5284 平方米,拥有病房共 51 间,总床位置数 138 张。下一步,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也将积极创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冀静波 通讯员 深卫信

相关标签

中医药 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