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 2021-03-18
健康|3·18全国爱肝日:中老年人预防肝癌从主动筛查乙肝、丙肝开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今年 3 · 18 全国爱肝日的主题为 " 爱肝护肝、防治结合、遏制肝炎 ",其中,中老年人的肝脏健康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新快报讯 记者梁瑜报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李兰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老年人的肝脏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的自身健康,也影响着家庭的幸福。如果感染了乙肝、丙肝病毒,没有及时开展抗病毒治疗,就会有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风险。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数据,肝癌已经位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的第四位,而且,肝癌在癌症死亡率中位居第二位,由乙肝引发的肝癌的比例高达 92.05%。

如果有高危行为应尽快主动筛查,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应该积极、规范地治疗。" 病毒性肝炎并不可怕,乙肝是可以控制的,丙肝是可以治愈的。我建议,发生过高危行为的中老年患者,应该主动筛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今年 3 · 18 全国爱肝日期间,吉利德科学再次联合中联肝健康促进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型丙肝义诊活动。本次活动持续 6 天,将覆盖全国 31 个省级行政区 100 多家医院,惠及超过 7000 名患者。关注中联肝或吉利德微信公众号可了解更多本次丙肝义诊相关信息。

乙肝倡导早诊早治、规范治疗

目前,国内约有 9000 万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 2800 万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肝患者正在呈现老龄化的趋势,如果中老年患者没有尽早地开展抗病毒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风险将大大增高。

为了进一步遏制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 年版)》中提出,只要 HBV DNA 检测结果为阳性、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排除其他原因),或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但有高危风险因素或肝脏组织活检结果显示炎症纤维化的患者,均应推荐进行抗病毒治疗。

除了早诊早治,乙肝的规范治疗也十分关键。李兰娟院士表示:" 乙肝感染者要从根本上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延缓和减少肝功能的损害,减少肝衰竭的发生。同时,对于肝脏的状态也要评估,尤其是要定期检测 HBV DNA 的水平。高敏感检测有助于发现较低的病毒活动。建议中老年患者定期接受高敏检测,有助于评估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把 HBV DNA 降低到 20IU/ml 以下,可以有效地降低肝癌风险,避免慢性乙型肝炎复发。"

如今,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等指南推荐的核苷(酸)类药物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中老年人寻求长期规范治疗,亦无须过度担忧经济负担。

丙肝可病毒学治愈

据统计,我国丙肝感染者总计有 1000 万,距离达成 " 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威胁 " 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慢性丙型病毒(下简称 HCV)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输血和血制品、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很多感染者是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了 HCV。由于丙肝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感染者缺乏主动去筛查的积极性,存在漏诊率高、就诊率低和治疗率较低的现象。

要从我国 14 亿人中找出丙肝感染者,需要更精准的防治策略。针对主动来医院就诊的患者重点开展丙肝筛查的策略,成本低且效果好。此外,如果能够在医疗机构中开展门诊、急诊和住院患者的丙肝筛查项目,将有效地发现潜在患者。

" 有医源性暴露史,包括手术、透析、不洁口腔诊疗操作、器官或组织移植者,准备进行特殊或侵入性医疗操作的人群;1993 年前有过输血或应用血制品者;1996 年前的供血浆者;或者身边的亲人,朋友感染了丙肝 …… 都属于高危人群。" 李兰娟院士建议,有过高危行为的中老年人可以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丙肝的筛查,或者在自己年度的体检中增加丙肝的筛查。与此同时,希望医疗机构建立规范的临床路径,中老年人在非感染科接受治疗时,如果发现中老年患者有过高危行为,或者检查发现已经感染 HCV,可以帮助他们转诊和治疗。希望医疗机构可以提供一站式的筛查、诊断、转诊和治疗的协助,这样可以早诊早治,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率、治愈率。"

几年前,泛基因型直接抗病毒方案问世,对于大部分患者,可以达到 90% 以上的持续病毒学应答。2019 年,《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再次更新,新版指南明确指出: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已经进入了泛基因型时代,优先推荐无干扰素的泛基因型方案。其中,泛基因型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来迪派韦索磷布韦片等已经被纳入医保报销,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药物可及性获得提升。

(编辑 陈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