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源市坪围村获评广东省唯一 "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 村级单位 , 村支书道出秘诀
下午 6 时 , 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坪围村的多数村民已回家休息 , 而在村民委员会办公室里 , 李远通却仍在忙碌。这是他当村干部的第 18 个年头 , 前不久村委会完成换届 , 他再次高票当选村主任。作为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 , 他将继续带领村委会 8 人团队 , 服务村民 ,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 月 25 日 ,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 大会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其中 , 坪围村村委会获评 "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 是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村集体。面对成绩和荣誉 , 李远通表示 :" 拿什么奖不重要 , 只要全村 60 户贫困户共 183 人都对我们的工作感到满意 , 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
■新快报记者梁彧
用 " 实干 " 说话 , 结对帮扶温暖人心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 , 坪围村是省属水库区移民村、革命老区村。该村长期以来受人多地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的制约 , 因残因病因学致贫的人群较多。2016 年 , 坪围村定下率先脱贫目标 , 全村党员与贫困群众 " 一对一 " 结对到户 , 逐户分析致贫原因 , 制定 " 一户一策 "。
开始的时候 , 贫困户对党员到访不以为意。" 他们认为我们是绣花功夫、做做样子而已。" 李远通回忆 , 当时甚至有贫困户提出不想被帮扶 , 只想拿钱。面对贫困户的不配合 , 村干部一边干着帮扶的实事 , 一边坚持党建 , 推进 " 两学一做 " 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这般双管齐下 , 让贫困户体会到温暖和希望 , 坚定了全村上下摆脱贫困的决心和信心。2020 年 , 村集体收入达到 153 万元 , 较 2015 年增长 37 倍 ; 贫困人口人年均收入达到 23700 元 , 较 2015 年增长 7 倍 , 成为远近闻名的 " 全国文明村 "。

■李远通到贫困户家里探访。
结对到户的党员不但帮助解决 " 贫 " 的问题 , 还在生活上给予切实帮助。贫困户肖洪梅的女儿天生有眼疾 , 无法外出务工挣钱 , 对口帮扶的党员了解情况后 , 出资带她到河源市里的眼科医院进行检查 , 李远通还主动带她来广州的眼科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如今肖洪梅的女儿眼疾日渐好转 , 重新燃起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信心。
提升乡村 " 颜值 ", 党员和干部带头
渐渐地 , 村民真心地认可了村干部和党员 , 打开大门欢迎他们每月到访。基层党组织与全村干群关系融洽 , 村民们积极配合村里的工作。比如 , 搞好环境卫生这项多数乡村 " 头疼 " 的大事 , 坪围村却成效突出 , 而且一个垃圾桶也没有设置。
原来 , 李远通等人通过观察发现 , 以往设置垃圾桶 , 如果没有及时清运 , 容易滋生蚊虫 , 产生异味 , 且经常出现家犬翻桶拖拽生活垃圾的现象 , 反而影响村里的环境卫生。于是 , 坪围村在 2019 年 10 月开始试行农村垃圾上门收集机制 , 聘请村级环境保洁员 16 人 , 建立并完善农村垃圾收集清运体系。该举措的顺利进行全靠党员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推行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由党员干部担任网格长的‘党建 + 小单元网格治理’模式 , 党员、干部定期走访入户宣传垃圾分类收集相关政策 , 对所属网格开展卫生监督 , 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保护意识。" 李远通介绍。
取消垃圾桶后 , 村道显得更美观 , 路面依然保持整洁。为了持续推进村居环境整治 , 党组织、村委会还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河道两岸垃圾清理等志愿服务。李远通认为 , 只有党员和干部带头、村民积极配合 , 才能实现村里 " 颜值 " 提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