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这座国际大都市,汇聚了千千万万的 " 打工人 "。你知道他们心中最关心什么吗?答案是工资,最害怕的事情则是拖欠工资。近日,深圳市盐田区一工地的 17 名工人就遇到了这样的糟心事,但在海山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调解下,他们拿到了自己那份辛苦钱。
3 月 15 日一大早,盐田区一工地的工人到海山街道司法所寻求帮助,希望拿到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 月期间 17 名工人的劳动报酬。司法所工作人员立即询问相关情况,随后联系工地项目负责人,约定于当天 15 时进行调解。因个别人员情绪激动,司法所协调田东社区工作站,重点关注施工现场动态。
下午 13 时,距离调解还有 2 个小时,被欠薪的工人们围堵施工现场,并与现场管理人员发生肢体冲突,田东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及时干预避免事态进一步激化,社区民警欧警官将双方带离现场并警示其他人员克制自身行为,等待调解。
为防止事态恶化,司法所工作人员当机立断,提前与项目负责人沟通。项目负责人表示:" 他将我的人给打了,这事没那么好算。" 经耐心劝说,项目负责人最终同意按时参与调解。
下午 15 时,调解如期举行,但因此前的肢体冲突,调解桌上不可避免带上了些许火药味。双方不仅言辞激烈,甚至 " 翻起旧账 ",大有 " 新账旧账 " 一起算的味道,现场氛围紧绷。
" 调不下去了 "" 根本就解决不了 " 这些词再三出现在新晋调解员脑中,让其焦躁不安,一度想要放弃。
" 别着急,肯定有的谈,放心,一定会解决的,只不过,你今天肯定是要陪我加班了。" 老调解员宽慰道," 刚才是他们一直在说,经过中午那一场,双方心里谁没个气,不让他们全说出来,那就如鲠在喉,后面怎么谈都不爽,下面才是我们的活了,慢慢学吧。"
下半场调解,在老调解员 " 控盘 " 中," 老账 "" 新账 "" 项目款 "" 工人劳动报酬 " 逐渐明晰,通过 " 一对一 " 劝说,发生肢体冲突的过错方及工头主动向受伤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及项目负责人赔礼道歉并自愿担负受伤人员医疗费,项目负责人也表示将如实支付款项。之后,双方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并当场履行协议内容,项目负责人结清项目款,工头向工人发放劳动报酬。
16 日上午,工人方陪同受伤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到医院检查,在得出轻微擦伤诊断结果后赔偿医药费及补偿费用。至此,这起在年轻调解员看来盘根错节,错综复杂 " 无法解决 " 的纠纷,在老调解员的调解下圆满解决。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通讯员 卓丽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