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3-20
南方医院拟扩建 将新增2条市政道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3 月 19 日,《南方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广州市规委会审议通过。控规较现行控规增加 33.2 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优化了医疗卫生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居住用地的规划指标,进一步满足办医办学需求。为缓解交通压力,规划提出新增 2 条东西向的市政道路与 4 条轨道交通等举措。

拆旧建新:逐步拆除老旧建筑 24.5 万平方米

项目地块位于白云区京溪街,西临广州大道北,东临沙太北路,南临京溪路,距地铁 3 号线京溪南方医院站约 250 米,对外出行交通便捷。地块总用地面积 50.16 公顷,现状建筑面积 102.02 万平方米。

项目建筑面积 129.54 万平方米,拟通过拆旧建新的形式满足办医办学的需求,逐步拆除老旧建筑 24.5 万平方米。其中,南方医院计划拆除建筑 14.18 万平方米,包括南方大酒店、医学实验楼、病理楼、健康管理中心等。南方医科大学计划拆除建筑 10.32 万平方米,包括教工住宅、教学楼、实验楼、后勤办公楼和校办企业等。

保留现状建筑 77.52 万平方米,同时,近期计划新建建筑面积 52.02 万平方米。医院新建广州肾脏病医学中心、医疗建筑以及后勤服务建筑。按照现状居住建设量 " 拆一建一 " 原则复建,学校新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科研教学楼、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教工住宅。

配套:医院新增 1330 张床位,学校新增 2000 个学位

新控规总计容建筑面积需求约 130 万平方米 , 较现行控规增加 33.2 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在规划优化方面,会上透露南方医院拟提升综合医疗服务水平。据了解,南方医院现状床位 2225 床,2018 年院本部年门急诊总人数达 325.46 万人次,床位需求紧张。根据市卫健委相关文件,2020 年规划床位为 3555 张,共需增加 1330 床,且需保障医疗建筑面积共 46.21 万平方米。另外,根据现行控规保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 2000 平方米,南方医院总发展规模约为 46.4 万平方米。同时,根据省发改委批复,南方医院拟在院本部建设广州肾脏病医学中心,总建筑面积 6.34 万平方米。该中心将成为全国唯一的集国家临床医学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一体的肾脏病防治和研究中心。

南方医科大学则将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南方医科大学现有在校学生 13100 名,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下达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新增学位任务的通知》的要求,南方医科大学计划新增 2000 个学位,为提升南方医科大学整体的教育服务水平,共需保障教育科研建筑面积 49.88 万平方米。同时,根据现行控规保留教职工住宅及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 24.94 万平方米,南方医科大学总发展规模约为 74.82 万平方米。此外,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计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预计需计容建筑面积约 3 万平方米。

布局:4.8 公顷居住用地调整为教育科研用地

在用地布局优化与指标调整方面,南方医院保持用地布局不变,南方医科大学用地范围内将 4.8 公顷居住用地调整为教育科研用地,保证教育科研需求。项目增加水域面积 0.04 公顷,道路交通新增 2 条 15 米规划支路。

医院地块保持医疗卫生用地不变。规划指标医疗卫生用地共 11.02 公顷,总建筑面积由 38.9 万平方米调整为 51.7 万平方米,增加 12.8 万平方米。规划容积率 4.696,建筑密度 35%,绿地率 35%,建筑限高 100 米。在公共服务设施上,落实 1 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 处公众移动通信 5G 基站、1 处垃圾收集站和 1 处再生资源回收站。

学校地块用地性质保持教育科研用地、二类居住用地不变,建筑限高 80 米。规划指标教育科研用地 19.52 公顷,总建筑面积由 32.5 万平方米调整为 52.9 万平方米,增加 20.4 万平方米。二类居住用地 7.51 公顷,总建筑面积 24.9 万平方米。新增 18 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 1 处区域统筹级设施、1 处街道级设施、16 处居委级设施,并落实 41 处公众移动通信 5G 基站。

规划提出以河涌为纽带,打造医院和学校共享的公共空间。通过慢行通道,将生态碧道与地块内部公共绿地相联系,形成连贯的开敞空间。另外,管控建筑高度,与已建成区相协调,整体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形态。

交通:新增两条市政道路,停车位超 13000 个

项目地处广州大道北和沙太路间,交通拥堵问题备受关注。会上有专家担心增加建设量会给交通带来更大压力,控规则提出系列举措优化交通。首先,将京溪路由双向 4 车道拓宽至双向 6 车道,目前已开工,预计今年完成。同时,加快京溪路东、西延线实施,打通华观路西延线,规划预留黄石路 - 京溪路穿白云山通道,形成东西向贯通道路。已开工、预计今年完成的广州大道北快捷化交通改造二期工程通过增设掉头位,提前分流广州大道北掉头交通,避免和离开医院的交通量重叠。已开工、预计 2022 年完成的沙太路快捷化改造加速,进一步提升交通效率。

同时,新增两条市政道路,开放项目地块 2 条内部道路。增加交通疏解面,避免从广州大道北一条路进出。北侧市政路与医院和学校改造同步实施,南侧沿河涌新增东西向城市支路计划今年 8 月开通,可连通广州大道北及沙太路,根据用地条件设置车辆上落客区。并通过该条路连接体育场的地下社会停车场,减少对周边道路交通的影响,不影响医院及学校的内部管理。开放医院云山路,取消路内停车,改造为落客区,形成 1 条超车道,1 条落客车道,避免医院交通在广州大道排队。开放学校八一路,提高地块内部交通循环能力。

另外,加强慢行 + 轨道交通服务。近期加快推进轨道 3 号线京溪南方医院地铁站 A、B 出入口开通,提升慢行+轨道交通服务水平。远期随着项目周边轨道网完善,提升整体出行环境品质。根据规划,项目周边有现状城市轨道 3 号线,以及规划的城市轨道 18、26 和 29 号线和有轨电车 X11 号线。

在各功能区内部交通流线组织上,优化进出交通,分离医院、学校教学区和生活区交通流线,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提高通行效率。结合道路开通时序,组织近远期学校医院交通。医院院区采用 " 多首层 " 立体交通组织模式,包括地下层、地面层和风雨廊。通过设置建筑之间人行风雨通廊,实现人车分流,高效组织人行流线。

在静态交通设施上,构建联通南方大道两侧地下车库的联系通道,避免医院和学校内部交通穿越南方大道,保证区域交通组织的高效顺畅。在充分考虑周边交通承载力、地下可建设空间的条件下,根据新增建筑量配置停车泊位。停车配建层面,规划在体育场地下新建公共停车场,可容纳 1126 个公共停车位,供医院和学校共用。南方医院规划配建 5359 个停车位,南方医科大学 7227 个。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通讯员 穗规资宣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