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 2021-03-22
综艺|话剧《牛虻》将首演 佟瑞欣:塑造“牛虻”这样一个经典人物是特别大的挑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广州话剧艺术中心 " 一年一名著 " 系列今年的新作品是话剧《牛虻》,将于 3 月 26 日在十三号剧院首演。该剧由国家一级导演王筱頔执导,薛晶编剧,集结了佟瑞欣、张页川、崔冰等实力演员出演。话剧《牛虻》改编自同名经典长篇小说。此次将名著搬上舞台,王筱頔透露会有全新改编。此外,该剧还邀请了著名演员佟瑞欣出演主角牛虻,他将诠释这个反差颇大的角色。在接受采访时,他透露来广州排练前已做好了准备,但还是压力很大。

新快报讯 记者徐绍娜报道

全新改编,这是一个关乎人性关乎精神的故事

长篇小说《牛虻》是爱尔兰作家艾捷尔 • 丽莲 • 伏尼契的代表作。书中的主人公从天真少年到成为命运反抗者,是一部追寻信仰的青春成长史。话剧的故事从一个叫 " 亚瑟 " 的少年讲起。单纯稚嫩的青年革命党人亚瑟因被误解其背叛组织,残害同伴而备受指责、唾弃,深爱的姑娘琼玛也对他彻底失望而离去;与此同时,他意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竟是他深爱且信仰的主教蒙泰尼里和母亲的私生子;兄嫂亦以家族颜面的理由将他赶出家门 …… 亚瑟遭遇了一系列沉重的变故打击,佯装投河自尽,奔赴南美。

十三年后,亚瑟带着一身伤残重回故乡,苦难的经历已把他磨练成了谁都不认识的、外号叫 " 牛虻 " 的列瓦雷士先生,曾经单纯天真的少年已然成为拥有独立人格并追求坚定信念的命运反抗者。

对于为何选择这部看起来有些文艺和理想的小说改编成为话剧,导演王筱頔称从 2013 年开始,广话就跟观众约定,每年会有一部经典名著改编的作品与观众见面,今年选择了《牛虻》。

在改编上,话剧并非以革命或宗教作为主题去演绎,而是只将其当作一个社会和时代背景,主要关注的是主人公亚瑟的心理。

" 关乎人性,关乎精神,这是任何一个时期,人都会遇到或面临的问题。比如当我们觉得自己的某一种行为或念头有不妥,甚至都有点厌恶自己的时候,我们怎么办?这个戏正好是亚瑟有一种不好的情绪,他有罪恶感,他想去忏悔,可是他向上帝的忏悔被出卖了,进而有了情感上的信仰上的种种痛苦和考验 …… 小说信息量很大,但戏剧篇幅有限,我们要浓缩,要精确,把小说里面关于人性、人生和理想之间的冲突,去揭示给大家。"

名著改编的话剧,观众是否需要看过小说再进剧场?王筱頔就表示其实没有什么需要准备," 看了原著,有看原著的认识;单单看这部剧,也能感受到这部作品的冲击力和人物关系,例如人在绝望和出现希望的时候、在赴死的时候、在两人面对完全无法理解的冲突的时候,人性深处呈现的各种交锋,就算没有读过原著,同样能感受到作品的文学力量。"

实力派加持,佟瑞欣塑造 " 牛虻 " 压力大

话剧《牛虻》集结了佟瑞欣、张页川、崔冰、孙国睿等实力演员,其中佟瑞欣出演过《雷雨》《哈姆雷特》等口碑话剧,更有《建党伟业》、《大宅门》等影视作品。此次邀请佟瑞欣参演该剧,王筱頔称两人的合作是一拍即合。"《牛虻》其实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情结,大概上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出生的这一群人,对这部小说的记忆非常深刻。对于演员来说,演绎牛虻这个人物是十分有创作欲望的,佟瑞欣也不例外,他是个非常好的演员,他也很想有机会去创作这个人物形象。" 佟瑞欣也坦言牛虻是自己的偶像,和哈姆雷特一样,成了戏剧人的一种情怀," 都是希望有一天能在舞台上呈现的梦想人物 "。

虽然已经塑造过不少经典的角色,但对于牛虻,佟瑞欣表示:" 对导演和对我都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有许多需要我们去努力的地方,首先这个人物的转换对我内心是非常挣扎的一件事情,如何体现亚瑟年轻时的形象,让观众信任,让我的对手能信任,这对我的压力很大,但导演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会让我的心稍微定一些。"

佟瑞欣演戏非常投入,演哈姆雷特时就曾一个人背词背到痛哭流涕,还觉得被哈姆雷特 " 附体 " 了,被导演评价 " 佟瑞欣是一个完全投入的体验派 "。这次出演牛虻,他一样做足了准备。" 实际上我来广州前,已经做好了储备和准备,几个月前我就开始在上海读《牛虻》,而且策划了一些艺术家和我一起读《牛虻》的小说,我们剧团的老前辈达式常老师在我来之前一个月,几乎每天都会陪着我一起读剧本,每句台词也会帮我去抠,他是语言造诣非常好的一个老前辈。我希望这次创作能减轻那种痛苦或者那种压力,就像导演跟我说的:我们要高兴地开始这样一次创作。"

(编辑 陈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