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3-25
寻访百名先锋党员丨疫情防控中无畏的“逆行者”牛耀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他是一名 "90 后 " 党员,在 8 年的工作中,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多次被公司评为综保区公司 " 优秀员工 "" 优秀中层管理干部 ";负责建设的 " 综合服务楼 "" 综保区公寓楼二期 " 工程项目均荣获省级文明工地的称号;2020 年获得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全国住房和城乡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 荣誉称号。他叫牛耀邦,现任兰州新区商投集团综保区公司项目服务部部长。

2020 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兰州新区作为西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主动承担了筹建后备应急医院的国家使命。

为保障新区人民健康,做好新区疫情防控工作,牛耀邦深知这个时候党和组织需要他,他毅然决然选择了以 " 越是艰难越向前 " 的战斗姿态,冲锋在一线,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他请战到达现场,安排施工部署,紧抓项目改建,井然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

工期紧,任务重,一刻都不能耽搁,他通宵组织会议、制定项目施工方案,联系省、市及兰州新区卫建委等单位,开具人员及车辆放行通行证,集结六十多名工人进场施工,保证施工材料和人员到位。在紧抓项目建设的同时,不忘做好返工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有些工友对自身防护不够重视,他就守在物资派发处,一再地叮嘱大家," 口罩要佩戴规范!口罩、护目镜不能随意摘下 ……" 他说,多一份提醒,多一份警惕,工人们就能多一份保障。

组建临时指挥部,成立抗疫防疫微信群,实时监测工人的身体状况,事事到位,件件尽责。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赶工,仅用了 16 天,他组织改建完成了兰州版 " 小汤山医院 " 并投入使用。

从 1 月 26 日进场到兰州新区后备应急医院项目验收交付,牛耀邦从未下过 " 火线 "。

3 月 3 日,为切实做好伊朗回国人员疫情防控,牛耀邦丝毫没有犹豫,再次请战,投入到新区隔离点的改造工作中。

他奔赴施工一线,完善医院各项配套设施,积极协调施工单位入场,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具体方案,细化工作流程,派专人对各楼层、各房间水、电、气、暖及其他缺陷问题进行逐一排查并统计,安排施工单位修补并处理问题;协调现场人员,有序开展家具进场及布置工作;联系电信、移动通信供应商,布网排线,反复调试,保障了留观区域基础设施的正常使用。各楼层、各房间、电梯间、地下室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两天一夜,他未曾合眼,因来回奔波,频繁沟通,原有旧疾的嗓子早已说不出话,只能用药缓解维持沟通。在身体已极度疲惫的情况下,他依旧坚守一线。

归国人员入住后,牛耀邦又组建临时保障组,时刻待命,抢修隔离区内的故障电梯、水、暖、电器气等。截至 2020 年 12 月底,兰州新区应急后备医院已接收 13 余次航班,约 3300 名境外返回人员、1300 名国内人员隔离安置 , 在疫情防控实战中积累了经验,实现了医务人员及后勤保障人员零感染,服务保障零失误。

" 对不起!爸爸不能抱你,爸爸都不敢回家,何况抱你 "。这是牛耀邦对一岁儿子的思念,更是一名党员为 " 大家 " 奋斗时对 " 小家 " 的舍离。

尽管家近在咫尺,尽管对亲人满是思念,面对疫情蔓延的严峻时刻,他没有退缩,依然勇于担负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

危机时刻,他双肩担起责任,奋战在一线,坚守在一线,他用实际行动向大家展现了 " 国家如有难,汝应为先锋 ",他用亲身经历为大家树立了爱岗敬业的党员先锋榜样。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文 / 图

编辑丨王璇

责任编辑丨包学枫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