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3-25
红色故事汇丨李振远在兰州的情报生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李振远(1914 年— 2000 年),曾用名李惠之、李常春,1914 年 2 月出生于山东省寿光县。1933 年 3 月参加革命,1934 年 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组建东北安东抗日义勇军。后任安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7 年抵达延安后,先后任中央党校军事教员、自卫军大队长。在延安李振远认识了周梅影。周梅影来自上海,也是早年的革命工作者。后因家道中落,远赴延安只为能上 " 免费的学 "。李振远原本的计划是和周梅影完婚之后就上前线打鬼子,但组织上把他安排到中央社会部搞情报工作。1937 年 12 月,党中央成立了中央敌区工作委员会,这就是中央社会部的前身。1938 年 8 月到 12 月,李振远参加了第二期训练班,接受了专业性的情报学习。训练班结束后,组织上批准了李振远和周梅影结婚。1938 年 11 月,两人的婚礼在延安枣园举行了婚礼,因张闻天和李振远有师生情分,毛泽东、张闻天等首长参加了他们的婚礼。1938 年至全国解放前夕,李振远先后在兰州、平津、东北、上海情报站任副站长、站长,对创建东北情报组织做出了突出贡献。1949 年 9 月起,先后在中央情报部、军委情报部、军委联络部任处长;1955 年任云南省委调查部部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委候补委员;1958 年 5 月任河北省委调查部第一副部长;1962 年任中央调查部局长。" 文化大革命 " 期间,先后担任中央调查部留守组组长、" 五 · 七 " 干校校长兼党委书记;1979 年后,任中央调查部局长,部务会会议成员 ( 副部级 ) 。1982 年 12 月离休。2000 年 2 月 24 日在北京因病逝世。

肩负使命 前往兰州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建立,中共在南京、上海、武汉、西安、兰州、重庆、太原、长沙、桂林、迪化等地,相继建立了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或通讯处,作为国统区的公开代表机构。1938 年 12 月上旬,为了加强对西北国际交通线上各战略支点城市的情报工作,党组织决定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等单位抽调李振远、周梅影夫妇和丁丹,到兰州建立秘密情报站,任命李振远为情报站长,主要任务是搜集相关政治、军事情报,包括马家军以及外国人在西北地区的活动情况。在延安枣园,中央社会部分管情报工作的潘汉年对李振远等进行了专门谈话并就情报工作的开展做了具体安排,要求他们依靠丁丹的哥哥丛德滋,找到掩护职业安顿下来,然后发展社会关系,开展情报工作,同时将联系用的密码交予周梅影。几天后,经八路军副总参谋长滕代远安排,李振远等三人搭乘前往苏联养病的林彪的车队,离开延安,前往西安。在第一辆车上,乘坐的是林彪夫妇,第二辆是他们的警卫车;李振远一行三人则乘坐在第三辆车里,同车的还有司机和他的一个助手。第二天傍晚,车队赶到陕西耀县县城的一家客店里住下。

夜晚,李振远在院子里仔细巡视,查看周边动静,当走到东墙的厕所边时,隐约听到墙外一个很熟悉的声音在说:" 汽车准备明儿早七点开车,头一辆车上坐的就是林彪。" 李振远借着月光从砖缝中观察,发现那人就是和自己同车的司机助手,正同特务接头,策划一场针对林彪的暗杀行动,准备用卡车将林彪乘坐的汽车撞下山崖。李振远急忙返回客房,叫醒林彪等人。林彪果断决定车队提前出发,并让李振远设法拖住那名奸细,不让他再通知敌人。特务的阴谋没有得逞。经过三天奔波,李振远等三人随车队顺利到达西安。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住下后,李振远特意买了两身便装和三天后去兰州的车票。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周梅影巧遇电影人袁牧之和陈波儿,他们当时正在八路军办事处暂住,穿上军装,换下了便装,准备过几日前往延安。为了节省活动经费,周梅影向陈波儿借穿了绿色旗袍,在八路军办事处住了三天后,和李振远、丁丹赶往兰州。

建立据点 潜伏兰州

经过几天路途奔波,李振远一行三人于 1938 年底到达兰州,暂时住在南府街丁丹的哥哥、民众通讯社社长丛德滋家里。李振远向丛德滋了解国民党第八战区的基本情况,并请他介绍一份职业,以便尽快开展工作。丛德滋表示可以帮他到第八战区战地文化服务处打听一下。第二天,李振远在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见到了处长伍修权。他向伍修权汇报了准备到第八战区战地文化服务处工作的想法,认为,文化服务处属中国国民党第八战区政治部直接管辖,在那里工作,可以获得不少情报。伍修权很赞同,他与李振远进行认真研究后决定:有机密报告,可由周梅影使用密码翻译,经办事处电台发往延安中央特别工作委员会;一般情报可以利用民众通讯社的公开机构,让丛德滋转送。除非有极为重要的情报,才可以由李振远亲自送到办事处,这样可以减少李振远暴露的危险性。战地文化服务处处长王复生和丛德滋交情很好,业务上与民众通讯社也有来往。利用这个关系,丛德滋很快帮李振远在服务处谋到了干事的职务;周梅影也在八路军办事处和丛德滋的帮助下找到了工作,在兰州妇女补习学校任教员。有了工作的李振远和周梅影夫妇在兰州城小东门外陆家大院里租了两间房。

完成任务 撤离兰州

利用战地文化服务处这块阵地,李振远先后完成了三项任务:第一、出版油印版刊物《抗战三日刊》,大部分稿件来自民众通讯社,总编辑是王复生,李振远担任 " 刺刀 " 专栏的撰稿,并负责油印。第二、在甘肃省立图书馆设立民众阅览室,提供书报杂志。李振远和丁丹借机与各界人士广泛交往,收集相关情报,源源不断地传往延安。周梅影帮着他们写情报,连夜派人送往八路军办事处。第三、邀请有名望的文化人、教育家举办演讲会,效果非常好。周梅影化名周淑英,利用在妇女补习学校教书的机会,认识了不少妇女界的朋友。她主动和甘肃省政府秘书长丁宜中的夫人王德谦交往,关系密切后以姐妹相称。王德谦常带着周梅影在兰州新生活俱乐部参加活动,与许多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夫人结识,把所收集到的情报记录下来,传递出去。

1939 年 7 月下旬,李振远等因为身份暴露,接到延安要求他们迅速撤离兰州的命令,在八路军兰州办事处大力协助下,与周梅影、丁丹三人离开兰州回到延安。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馆长 袁志学 文 / 图

编辑丨王璇

责任编辑丨包学枫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标签

李振 兰州 延安 上海 八路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