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3-27
深晚报道|罗湖城管开放日首次实现“1+10”全新联动模式和夜模式 垃圾分类首创智慧溯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3 月 27 日,由深圳市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的 2021 年城管开放日宣传活动在深圳大剧院广场举行。

该活动围绕 " 城市美丽的守护者 " 主题,向市民展示 " 三化四有 " 执法队伍建设," 三横四纵 " 道路整治及景观提升、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卫生治理等城市精细化管理成果,让市民与城管面对面,提升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城管开放日活动首次实现 "1+10" 全新联动模式,首次开启 " 夜模式 ",在暮夜时分开展艺术光影展。

首次实现 "1+10" 全新联动

此次城管开放日活动以深圳大剧院广场为主会场,通过设置舞台展示区、科目演练区、智慧城管展示区、互动交流咨询区等区域,开展 " 城管面对面 " 法律咨询活动,宣传新划转执法事项,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执法队伍和督察纠察队工作风采以及先进的城管科技装备等,组织群众现场观摩,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共建共治共享。

现场还通过知识抢答、趣味游戏互动、创意主题空间打卡,以及专业训宠机构的训犬演练和养犬知识科普等丰富多彩的展示形式,实现居民与 " 城市美丽守护者 " 的 " 亲密 " 接触。

活动当天,除大剧院主会场外,罗湖区桂园街道、东门街道、东晓街道、清水河街道等十个街道也同步启动 " 开放日 " 活动,首次实现了 "1+10" 的全新联动模式,通过联动全区十个街道分会场同步开展,并全程进行现场直播。

同时采用 "1+1" 轮流连线与同屏的形式,链接十个街道分会场的直播窗口,市民通过点击窗口即可收看每一个会场活动的实时开展情况,以线上线下联动、区街联动的方式,让市民了解城管工作的职责范围,全方位展示罗湖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成果。

城管督察纠察队首次亮相

在执法队伍风采展示环节,罗湖区城市管理督察纠察队首次在市民面前亮相,与罗湖区城管执法队伍先后在科目演练区进行队列演练,着装整齐划一、动作训练有素、作风干练飒爽的队伍风貌让人耳目一新;无人机、执法记录仪、防暴头盔 …… 一系列的城管科技装备,让市民叹为观止。

为树立城市管理执法队伍良好形象,罗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不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开展 " 三化四有 " 执法队伍建设,即打造 " 标准化、智慧化、规范化 " 的城管执法队伍形象,建设 " 人有精神、事有规范、权有约束、责有担当 " 的城管执法队伍。

目前,罗湖区十个街道执法队已全部通过市局的验收。其中,东门街道执法队打造了 " 三化四有 " 建设管理 " 罗湖样板 ",在 2019 年度城管执法评先评优工作中,被市局评为 " 三化四有 " 建设示范执法队。2020 年,罗湖区东门、南湖执法队双双获评深圳市城市环境品质提升三年行动 " 十佳标兵执法队 "。

为持续提升罗湖区城市管理水平,促进罗湖区城市管理 工作规范化建设,罗湖区通过整合现有人员力量组建了罗湖区城市管理督察纠察队,并制定出台了首个区级城市管理督察纠察实施办法。

下一步,督察纠察队将全面开展对各街道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队伍队容风貌、执法规范、装备使用、窗口接待、内部管理等方面以及其他城市管理业务工作实施督察纠察,对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人员实施三级纠察,对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实施三级督察,强化结果运用,不断提高辖区城市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能,进一步树立罗湖区城管队伍的良好形象。

垃圾分类首创 " 智慧溯源 "

市容环境卫生工作是城市管理的重中之重,今年罗湖区环卫指数测评位于全市前列。当天的智慧城管展示区中,一辆辆收运市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运车、为城市道路美容的高温高压清洗机、街霸水扫车、路面养护车等环卫车辆伫立现场,展示着罗湖区环卫体系的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建设成果。

近年来,罗湖区以环境卫生指数为 " 指挥棒 ",突出重点、狠抓难点,坚持落实城中村 " 环境长 " 制度和公厕管理提升常态机制,全力打造 " 全国最干净城区 "。在 2020 年环境卫生指数测评中,桂园街道、南湖街道环卫指数分别以 90.08、90.03 的成绩在全市 74 个街道中名列前茅。

在推进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同时,罗湖积极探索将人工智能、智慧监管有机融入环卫设施,2020 年 6 月,在怡景花园、翠湖社区公园建成地埋式垃圾收集点,成为深圳首个社区地埋式垃圾桶,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解决 " 邻避 " 问题,有效破解传统垃圾清运模式密闭不良易造成跑冒滴漏、臭气扰民的 " 二次污染 " 难题 .

同年 7 月,在长岭村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了全省首座 " 环境友好型 " 地埋式垃圾转运站,并于 10 月投入使用智能环卫机器人,大大降低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

此外,罗湖区积极推动垃圾分类相关工作及软硬件设施建设,大力推行 " 集中分类投放 + 定时定点督导 " 住宅区垃圾分类模式,持续完善大分流、细分类体系建设。目前,罗湖区 852 个住宅小区和 34 个城中村已建设成为 " 集中分类投放 + 定时定点督导 " 模式小区,117 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81 个社区工作站、79 所中小学、144 所幼儿园已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还在全市首创推出 " 垃圾分类智慧溯源 " 管理模式,为有效解决辖区垃圾分类源头追踪难题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区

采访中,记者获悉,截至 2020 年,罗湖区共有公园 107 个,公园绿地面积 1712.1 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6.2 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 64.6%,绿化覆盖率和城镇人口公园绿地面积都位于全市前列。

在市政设施升级优化方面,罗湖区对 " 三横四纵 " 道路进行视觉一体化,对深圳火车站外立面及重点部位的夜景照明、广深铁路沿线罗湖段沿线绿化环境等问题进行综合整治。

全面完成西岭村、田贝、鹏兴、深中等 21 座人行天桥景观升级改造工作,补全民生配套公共设施的短板,并从无障碍电梯、环卫工具间休息室、为儿童打造 " 从一米高度看城市 " 的观景视角等细节设计上体现罗湖的人性化与温暖感,增强整体街区的慢行品质,提高市民出行体验感和舒适感,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

美丽罗湖成为闪亮名片

在现场的展板展示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罗湖城管持续推进城市环境品质提升、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世界著名花城、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等重点工作,力争让 " 美丽罗湖 " 成为城区竞争力的一张亮丽名片。

2020 年,在市容景观方面,罗湖区高标准完成三横四纵、立面整治等 25 项工程,新建和提升 3 条花景大道、7 个社区公园、34 个花园路口和 1 个自然教育中心,发动社区居民和志愿者共建、共治 15 个社区花园,推动步道、河道、绿道、廊道 " 四道连通 "。

其中,淘金山绿道荣获全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三年行动 " 十佳项目 ";最美绿道梧桐绿道梧桐烟云路获得 " 深圳十佳健身步道 " 殊荣。

在园林绿化方面,罗湖区采用花市嘉年华 " 民俗 + 展演 + 巡游 " 的形式举办 2020 年迎春花市、深圳月季花展、人民南商圈花艺展、深圳簕杜鹃花展罗湖精品花园等各类大型花展,打造出具有罗湖魅力的 " 花事盛景 "。

今年 3 月,2021 深圳市梧桐山第六届毛棉杜鹃花会火热开幕,这是罗湖区和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近年来共同打造的文化品牌、生态名片。

此外,罗湖区还组织做好 2021 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花展罗湖展区布置及周边氛围营造工作,助力打造 " 世界著名花城 "。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通讯员徐映雪

相关标签

城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