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越来越多的精品主题书店占据市场,当数码产品逐渐替代纸质书籍,仍有一些二手书店在深圳释放魅力。有这样一家二手书店,它开在小巷中,二手书九元一斤,种类应有尽有。这种独特的售书方式背后有什么故事?近日,深晚记者带着疑问来到了这家书店。
何为 " 九元一斤 "?卖书用秤
该书店位于坂田五和地铁口 H 出口大约 200 米处的一条小巷子中,与外面热闹的店铺商业区形成强烈对比,这里隐隐散发出书香味,招牌写着 " 九斤书店 "。书店老板姓何,熟悉的人都亲切地称呼他为 " 老何 "。老何介绍,这家开在城中村的书店面积有 100 多平方米,每个月租金 6000 元。
"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书店入口处,一行白底红字标语映入深晚记者眼帘,环顾书店四周,不少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张贴在墙上。在入门处摆放了一个跟书店氛围稍显不搭的电子秤,老何解释:" 这里的二手书用这个电子秤称重,全部九元一斤,这也是书店名的来源。"
▲旧书论斤卖,9 元钱一斤随便挑。
" 这些书都是我的姑娘,等待着出嫁 "
老何是重庆万州人,初中毕业,虽然学历不高,但很爱看书,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爱。老何做二手书生意已经 20 多年了," 以前在外摆地摊卖二手书。2000 年,我第一单生意开张,挣了 7 元。" 老何感慨道,刚开始做二手书生意,利润还不错,现在就不行了,但他还是认真对待每一本书。
▲顾客沉浸在阅读中。
" 这些等待有缘人的二手书,就像我待字闺中的姑娘。" 老何表示,虽然利润微薄,但每本书他都会先仔细整理、消毒,再翻阅书籍,根据内容分门别类摆放。老何是个热心肠,有的顾客来店里买书用来捐赠,他都是以成本价出售,通过这样的方式支持公益活动。
▲老何为顾客称书计费。
老何对待二手书的态度深深打动了书友。2020 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老何生意惨淡,入不敷出。最窘迫的时候,他打算转让书店,但刚张贴告示就有 " 贵人 " 上门相助。一位书友闻讯后特地来到店里,花了 3000 元买书,用来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儿童。此后,还有许多常来光顾书店的书友,用他们的方式支持书店经营下去。书友们的善举解决了老何的生存困境,也坚定了他继续把书店开下去的信心。
▲店里卖的二手书虽然较旧,但基本没有破损。
小书店大惊喜:寻找时光流逝的痕迹
" 别看书店小,经常有惊喜,我在这里淘到几本绝版书。" 小郝是一位 "90 后 " 书友,经常坐 2 个小时公交车到书店淘书,来的次数多了,与老何成了 " 忘年交 "。每次来货,老何都会惦记着小郝,帮忙留意对方喜欢的书籍。
" 有时候,我们走进旧书店,或许不是为了去购买某一本书,而更像是在寻宝,经常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顾客徐女士表示,每次都能在书店用 50 元左右,淘到七八本自己心心念念,还都是九成新的书。
在这个数字化阅读时代,二手书店成了特殊的存在,与新书相比,旧书微卷的书角、泛黄的纸页,是时光流逝的痕迹,它默默温暖着深圳人的精神世界。对于纸质书籍意义的追寻,让二手书店成为了许多人感知世间烟火气的最佳场所。
深圳晚报记者 郑淑仪 实习生 房亚星 / 文 张焱焱 / 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