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柴军虎)3 月 29 日,苏州市吴中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拉开帷幕,会上,以 " 甪端 " 计划为首的一系列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集中发布,来培育吴中区产业发展的 " 最强大脑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当天苏州信创产业园 "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支撑公共服务平台 " 正式揭牌,并举行了 46 个项目签约仪式,总投资达 361.2 亿元。
△ "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支撑公共服务平台 " 揭牌
支持科技创新,培育 " 最强大脑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十四五 " 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吴中建区 20 周年。20 年来,吴中区从苏州城南蝶变为苏州南城,正在向着与苏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相匹配的苏州主城南中心加快迈进。20 年来,吴中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0 倍、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 40 倍,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 59.1% 和 57.9%。
站在 " 十四五 " 开局的新起点,吴中区明确了 " 跨前一步 " 的工作总导向,提出了打造一标杆、建设三高地、建成美丽吴中的奋斗目标,全力在苏州打造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 " 最美窗口 " 中勾画吴中 " 最美风景 "。
△以 " 甪端 " 计划为首的系列政策发布
企业强则吴中强," 独角兽 " 企业被视为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向标,吴中与独角兽缘分匪浅,甪直古镇,相传就是因独角神兽 " 甪端 " 被吸引停留而得名,吴中区也将这项计划定名为 " 甪端 " 计划,来培育吴中区产业发展的 " 最强大脑 "。现场重磅发布了《吴中区科技企业培育 " 甪端计划 "》,到 2023 年,超级独角兽入库培育企业 1 至 2 家,独角兽、准独角兽入库培育企业累计超 100 家,有效高企 1500 至 1800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1800 至 2000 家。新增省级以上双创人才(团队)超 30 人,姑苏领军人才(团队)超 100 人,区科技领军人才(团队)超 300 人。
" 十四五 " 末,形成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现场,《吴中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关于加快吴中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关于加快吴中区生物医药产业提升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吴中区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集中发布。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是吴中区两大主导产业之一,系列政策指出,对加快引进重大项目和科技载体、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鼓励企业创建智能工厂(车间)、加大对智能制造企业的人才引进支持等方面,明确详细奖补方案。企业在智能化改造中,可获最少 100 万元、最高 3000 万元的项目资助,以此加快形成吴中智能制造产业的 " 高原 " 和 " 高峰 "。
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是吴中区的另外一大主导产业,响应打造苏州生物医药 " 一号产业 " 的号召,擦亮 " 吴中药港 " 品牌,围绕大力招引龙头企业及总部、全力推广新生产模式应用、支持原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等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到 2023 年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集聚企业数达 300 家,产业规模突破 400 亿元,到 2025 年产业规模实现 500 亿元
在数字化经济和数字化发展领域,吴中区主攻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创新与安全等四大领域,开展数字创新、数字强基、数字赋能、数字治理、数字安全等五项行动。吴中区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最高奖励 200 万;关键技术成果转换,最高奖励 100 万元;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最高奖励 200 万元;创新载体建设,最高奖励 200 万元 ……
△吴中区委书记陈嵘
" 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加快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是长久支撑吴中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吴中区委书记陈嵘说,吴中区将以更有力度的改革激活产业创新、将以更具包容的生态支持产业创新、以更加主动的作为服务产业创新,持续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三个深度融合,以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及大健康和工业互联网、检验检测 "2+2" 产业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到 " 十四五 " 末,形成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项目签约
陈嵘表示,吴中区将进一步完善以 " 办成 " 为导向、" 标准化 " 为路径," 无否决权 " 为保障的审批服务机制,全面推行重点项目全流程代办制,推动重点项目拿地即开工,探索优质项目落地免审批,全力构建 " 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运营成本最低、主动服务最优 " 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