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隔五年多再次回到家乡,街头景象与以前大不相同,沿途种植的花卉树木多了,每处都有特色,让人眼前一亮。" 定居南方的兰州人李思静来兰办事,感叹家乡这些年来 " 颜值 " 的变化。
尤其在兰逗留期间,她驾车途经酒泉路、天水北路等主干道,沿途看到不少绚烂多彩的美景,一株株高杆月季在向行人招手,传递着这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干道及公园绿化景观精致夺目。
可以说,近年来,随着兰州园林绿化部门、城市四区在市区主干道、公园广场、街角裸地、城市出入口等区域添绿,栽种更新树木花卉,营造出了 " 城在林中、人在景中、花在眼中 " 美化效果,不断刷新提升城市 " 颜值 ",让人感受到精致兰州之美。
(球兰花)
实现了城区三季有花四季有绿
近年来,我市因时因地制宜,改善城区行道树种,提升道路园林景观,增加花灌木的种类,着力实施错落有致、风景秀美、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城市绿化精品工程,打造环境优美宜居的精致兰州,城市绿量和颜值发生显著变化。
走进城市四区街头,这种变化就很明显。就城关区而言,该区城市绿化所所长魏巍介绍,为打造三季有花城市园林景观,根据花灌木开花季节及花期等特点,该区分别在酒泉路、中山北路、静宁路、庆阳路等路段分车带栽植高杆月季、重瓣红花紫薇、碧桃、樱花、玉兰、连翘、西府海棠、丁香、榆叶梅等 10 余种适宜本土生长的花灌木,同时配套栽植大叶冬青、金叶女贞、紫叶矮樱等小灌木,打造了酒泉路、庆阳路、天水北路等一批 " 三季有花 " 道路园林景观。五年来,累计栽植大小灌木 170 万余株。
" 就拿酒泉路的高杆月季来说,一年三季鲜花怒放美不胜收。还有玉兰和碧桃等多种花木,营造出不同季节不同的美感。" 魏巍笑着说到。与此同时。四区还不断改善行道树品种,提升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效果。城关区城市绿化管理所在每年春季,在做好缺株断档行道树补植的同时,逐步淘汰刺槐、椿树等老化树种,更换栽植银杏、法桐等新品种,实现城区道路园林景观得到有效提升。建成了以甘南路银杏和雁南路法桐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道路园林景观。五年来,累计栽植银杏和法桐等乔木 2500 余株。
(美国红枫)
细心的市民发现,道路两旁树多了,花卉也多了,街道更美了。市林业局局长王立吉介绍,我市按照 " 多树、添花 " 理念,通过乔、灌、花、草的有机配合,营造了层次感丰富的园林景观,有效增加城市绿量。同时按照 " 一街一品、适地适树 " 原则,乔、灌、花、草合理搭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街区。例如城关区甘南路、酒泉路的银杏大道,雁南路、长新北路等路的法桐大道,天水路园林景观大道,城关区庆阳路、七里河区南出口的樱花景观带,酒泉路高杆月季景观带等一大批景观绿化项目。
引进新优园林植物为城市添色
法桐、银杏、金鸡菊、海石竹 …… 如今的兰州街头,越来越多的外地植物安家落户,植被种类日益丰富,使金城变得多姿多彩、美不胜收。据市林业局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城区可栽植的各类树木花卉植物已逾 260 种,分属于 71 科 153 属。今后还将不断引进新品种,并加大驯化和培育力度,为精致兰州添彩。
(迎春花 周栋楠 摄)
据介绍,为完善兰州植物园专类园植物调配,丰富植物品种,美化公园环境,提升公园绿化景观效果,同时增加观赏性,植物园先后从北京、河北、江苏、河南等地引进蔷薇科、忍冬科、槭树科、木兰科、红豆杉科等 23 科 44 属的新优园林植物,有红豆杉、观赏海棠、银红槭、挪威槭、黄玉兰、北美鹅掌楸、枫香、英国冬青等优良品种共 100 个。
目前,园内搜集保护植物 48 科 65 属 380 余种,种有红豆杉、粗榧、冷杉、水杉、油麦吊云杉、银杏、鹅掌楸、连香树等珍稀品种,按计划建成后的植物园,植物园未来的露地植物品种超过 600 种,将植物园打造成反映现代植物研究成果和方向的、凸现西北地域特色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城市专类公园。
市园林科研所负责人介绍,我市引进的许多绿化品种,有不少是在这里驯化培育的,不仅使植物配置变得多样化,而且在层次上也有很大提高。为了顺应我市建设的需要,近几年先后引入了像玉兰、樱花、北美海棠,芬香果,垂丝海棠、红芬及一些藤本月季,这些都极大丰富了我市的植物品种。目前,北美海棠已在我市试种成功,表现良好;紫薇,夏秋季开花灌木,花期长接近三个月,我市前期常用紫薇花为粉色,后来引进的花色为大红色,颜色鲜艳,美化效果好,为园林风景增添新的色彩。
多举措优化美化城市绿色廊道
过去五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采取 " 栽、摆、挂 " 等举措,不断补齐道路绿化短板,优化美化城市绿色廊道,做好城区绿化氛围营造,助力打造 " 黄河之滨也很美 " 城市品牌。
(美国红栌)
山美水美,无花不美。每逢节会和重大赛事活动,我市各县区特别是四城区,在辖区设置绿色雕塑、摆放花卉为城市添彩。" 近几年来,为以靓丽环境迎接节会赛事,我们全面做好城区氛围营造。在辖区四座黄河桥护栏、九州洪道等两座洪道桥护栏、酒泉路等道路路灯灯杆、天水中路隧道口护栏、南关十字等城区重要节点,采取摆花和挂花等方式,栽植矮牵牛、海棠、凤仙、垂钓牵牛、常春花等时令花卉,用鲜花为城市添彩。五年来,累计栽植时令花卉 316 万余株。" 魏巍如是说。
市林业局局长王立吉介绍,我市在优化美化城市绿色廊道方面,五年来改造 300 多条城市道路景观,栽植行道树 16 万多株、花灌木 170 万株、野花组合 40 万平方米,摆放梯形花箱 12 万个、灯杆花箱 1400 个、绿雕 60 座、盆花 1500 万盆,尤其是针对城区立交、天桥、栅栏及河堤、护坡、建筑立面等特殊空间,广泛种植爬藤攀援植物,探索实施立体绿化 42.3 公顷,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 95.2%,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达到 84.25%,林荫路推广率达到 73.07%,基本形成主次干道林荫路系统。
与此同时,围绕 "300 米见绿、500 米见园 " 需要,通过拆墙透绿、街角营绿、场站增绿、社区补绿、滨水映绿、立体植绿等方式,高质量打造生态区、绿带、公园、小游园、微绿地相结合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2017 年成功创建 " 国家园林城市 "。此外,举办年度兰州植物园国庆菊花展、" 百万鲜花靓金城 " 活动,全市新优园林花卉品种展示会,积极参加花卉博览会等活动,充分展示美丽兰州生态名片。
【相关新闻】
加大乡土植物驯化与推广 丰富兰州园林植物多样性——访兰州市园林科研所工程师赵峰
兰州市依黄河而建,黄河东西穿城而过,由于南北两山夹峙,市区东西长南北窄,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属于典型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稀少,且各季分配不均,干旱现象突出,水土流失严重。
为改善生态脆弱面貌,几代兰州人长期奋战。从背冰上山到兴修水利 、提灌造林,从引种驯化、种苗培育到大面积植树;从绿化山川到打造景观、美化家园,像哺育孩子一样,精心养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从改革开放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市园林绿地建设主要以冷季性观赏草坪为主,植物配置形式单一,乔灌木主要以国槐、刺槐、毛白杨、垂柳、旱柳、白丁香、紫丁香、月季等为主,乔灌木种类也较少。
进入 2000 年以来,从城市绿地改善生态环境功能出发,市园林主管部门调整思路,扩大绿地建设植物配置中乔、灌木的种植比例,减少冷季性草坪的种植量,并大量应用新、奇、特植物种类,使得城市绿地特别是庭院绿化、游园绿化、北滨河路绿化带、新建道路绿化植物物种多样性得到丰富,如北滨河路绿化带内植物种类多达 32 种,配置形式也基本做到乔、灌、草复层种植。但从总体来看,城市绿化中普遍缺少近自然生态的植被群落,植物景观未体现本市的季相变化特色,植物配置形式的多样性相对欠缺。
近十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创建 " 国家园林城市 " 目标,始终坚持 " 政府牵头、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节约资源 " 工作理念,依托黄河两岸、南北两山,着力打造城市生态屏障,通过拓建城区游园绿地、提升主次干道沿线绿化,集中精力建设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掀起一轮又一轮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潮,终于在 2017 年 11 月,成功获得 " 国家园林城市 " 荣誉称号。
目前在兰州城区园林绿地中,实际普遍应用的植物种类 90 种左右。其中乔木类有雪松、青海云杉、白皮松、樟子松、侧柏、银杏、国槐、垂柳、新疆杨、火炬树、紫叶李、碧桃、栾树等;灌木类有砂地柏、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紫丁香、白丁香、连翘、紫斑牡丹、黄刺玫、珍珠梅、木槿、丰花月季、金叶女贞等;藤本类主要有五叶地锦,藤本月季、蔷薇等;一二年生及多年生草花主要有荷兰菊、鸢尾、芍药、地被石竹、波斯菊、地被景天、万寿菊、矮牵牛等;草坪植物有高羊茅、黑麦草、早熟禾、白三叶;水生植物有睡莲、荷花、芦苇。竹类主要为金镶玉竹、淡竹、刚竹。
由于受气候条件所限,我市园林绿地中木本植物主要由落叶乔灌木组成,常绿树种仅有 10 余种,种类十分单调,应用方式单一,在漫长的冬季中景观萧条,缺乏生机勃勃的绿色。常绿植物具有四季常青、生长较慢、滞尘力强的特点,能够改善城市冬春季空气质量、丰富兰州冬季园林景观。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受用地发展限制而趋于饱和,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因此,对于兰州市而言,全方位挖掘潜力,向城市立体空间要地,发展立体绿化,是今后城市绿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兰州园林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加大乡土植物驯化与推广应用比例;积极开展新优园林植物特别是常绿植物的引种、驯化和繁育与推广力度,丰富园林植物多样性;开展适宜兰州推广应用的立体绿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策划:柴希中 艾琳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晟途 文 / 图
责任编辑 | 张亚君
值班主任 | 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