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3-30
深晚报道 | “管教孩子的艺术”亲子教育公益体验讲堂开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戴杰:如何做一个快乐而高效的父母?

在崇尚平等和谐亲子关系的今天," 棍棒底下出孝子 "、" 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要学坏 " 一类传统的教育观念早已过时。但社会仍然存在亲子沟通的困惑,多数家长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基于这样的社会需求,3 月 28 日,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联合深圳晚报社、深圳市爱心与共幸福促进中心邀请美达思教育创始人戴杰,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 " 管教孩子的艺术 " 亲子教育讲堂。

▲ " 管教孩子的艺术 " 亲子教育讲堂现场

在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中,压力是主要的管教方式,但不合理的压力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焦虑、恐惧。类似的负面管教很可能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障碍。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价值观变化加速了传统管教方式的原由。在教育理念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家长认识到传统负面教育的不合理性,逐渐转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为正向引导亲子教育、增强亲子共情,结合社会学和教育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归纳总结分析,戴杰从正面管教的定义、孩子存在的不良行为、正面管教的方法、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帮助父母们了解孩子一切行为的动机和改变行为的科学道理和有效方法,减少管教孩子中碰到的不必要的负面对抗情绪,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做一个快乐而高效的父母。

▲亲子教育讲堂活动现场

什么是正面管教?

戴杰认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用严厉也不娇纵的教育方法。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与社会技能。相比起有规矩但没自由的严厉型教育方式和有自由但没规矩的骄纵型教育方式,有规矩也有自由的正面管教,在遵守规矩的前提下,可以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

判断亲子教育方式是否为正面管教的主要标准有四个,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是否有助于孩子培养归属感和价值感以及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否长期持续有效、是否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生活技以及良好品格。

孩子为什么会犯错?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正确的认识孩子的不良行为,并理解其背后的目的才能指引家长更好的化解孩子犯下的错误。不良行为主要指孩子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不适宜发育阶段的行为以及不符合当时当地环境的规则的行为。

▲孩子错误行为的目的表

对于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家长和老师往往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当孩子对家长进行报复时,家长往往感到失望、难以置信,甚至憎恨,但孩子真实想法可能是因缺乏归属感,受到伤害进行的以牙还牙。

在传统的管教方式中,惩罚是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后,父母主要的教育方式,但惩罚往往造成孩子愤恨、报复、反叛、退缩的负面情绪,不利于健康的亲子关系。

出现类似情况时,戴杰认为家长应当要 " 赢得 " 孩子,而不是凭力量 " 赢了 " 孩子,要以一种引导解决问题的方式向孩子 " 提问 "。碰到问题,家长应当学会跟孩子一起 " 头脑风暴 ",教给孩子并实践 " 犯错误是学习的大好机会 "。家长也不能过度娇纵,以让孩子通过解决问题培养责任心和自信心,把关爱和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

家长如何进行正面管教?

关于如何进行正面管教,戴杰给出了一些正面管教的 " 工具 ",包括废除惩罚、废除娇纵、和善而坚定、给孩子培养 " 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 的机会等 9 种教育方式。

想要进行正面管教还需要赢得孩子配合,父母可以通过跟孩子积极沟通、耐心解释获取孩子的信任与配合。亲子教育不是家长单方面的说教,更多的是家长与孩子在互动与沟通的过程中,互相成长的过程。

戴杰表示,家长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时,要相互尊重并合理的进行帮助,而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是探究式启发式提问。通过问题一步步引导孩子自主走出困境。戴杰强调,使用启发式问题时要注意几个原则,不预设答案、彼此心平气和、启发式问题要发自内心。

同时,家长需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鼓励。戴杰表示,在管教的态度和技巧上,家长需要放弃控制,邀请孩子合作,并做出榜样,为一些问题承担起责任。家长要客观摆事实,不要主观评判,并寻找孩子每个行为背后的意图和动机。

家长如何正向影响孩子?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接触的第一个人生 " 导师 " 就是父母,孩子日后的性格、行为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行为、性格。而父母的生活态度取向也会对其养育风格、教学风格产生影晌。比如,安逸型的父母随和、 圆熟、行为可预测,但也容易骄纵孩子,让孩子被惯坏。

▲家长生活态度对养育风格、教学风格的影响

戴杰建议家长每年初带领家庭成员共同制定家庭成长计划,其中包括家庭成员权利义务基本法和家庭文化和成员行为准则;每个家庭成员的个人成长计划,包括学习、娱乐、社会活动;每个家庭成员互助合作计划;每个家庭成员的家庭管理的分工;家庭文化传承所需的知识库的设立和管理等 6 个方面的内容。

在家庭出现矛盾和问题时,还可以通过家庭圆桌会议的方式进行讨论沟通。戴杰建议家庭会议每周一次,并讨论家庭成员成长计划的实施情况。各种家庭决策也应该在全体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做出。

深圳晚报记者 沈静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