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方案》,提出到 2025 年,以深圳医学科学院为中枢和桥梁的深圳医学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基本建成,部分重点领域研究取得进展,到本世纪中叶,深圳医学科学院要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深圳医学科学院目前选址坪山区,按照 " 边建设,边运行 " 模式推进。这是记者从最新一期政府公报获悉的。
5 年内建成医学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
根据《方案》,深圳医学科学院由深圳市政府设立,登记为市政府举办的事业单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作为法定机构遵循理事会治理的原则,按照深圳医学科学院管理办法和深圳医学科学院章程实施日常管理;不定编制,不定级别,实行社会化用人制度,业务归口市卫生健康委管理。
《方案》明确了深圳医学科学院的建设目标。到 2025 年,以深圳医学科学院为中枢和桥梁的深圳医学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基本建成,部分重点领域研究取得进展,针对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的防治技术获得阶段性突破,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深圳医学科学院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化研究院所基本定型。到 2035 年,以深圳医学科学院为核心引擎的粤港澳大湾区医学科技协同创新体更加成熟定型,重点领域研究取得重大进展,针对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获得显著突破,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制度安排、规则对接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为科技创新引领健康城市发展的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深圳医学科学院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粤港澳大湾区医学科学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全球卓著。
将主要建设 " 四平台一智库 "
《方案》指出,深圳医学科学院将主要建设 " 四平台一智库 "。一是建设整合型医学科技协同创新平台。通过与不同创新主体的有效协同与合作,重点聚焦重大疾病防治、国际前沿医疗技术、可持续发展健康研究领域,主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临床及转化研究、公共卫生研究,推动研究转化、工程化及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二是建设开放型医学科技资源管理平台。深圳医学科学院作为汇集政府、社会、行业等各方面医学科技资源的管理平台,建立多方资金筹措机制和高效择优的项目资助管理运行机制。三是建设引领型医学科技基础支撑平台。深圳医学科学院负责统筹全市临床研究资源,探索建立全市生物医学及医学相关研究资源的统筹协调机制,搭建全市生物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四是建设创新型医学科技人才培育平台。完善需求牵引的医学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医学科技交叉复合型人才。
一智库是指建设智慧型医学科技战略研究智库。以服务全面推进医学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宗旨,面向世界医学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医学科技趋势分析、技术预测、战略规划、政策研究、科技评估、技术服务、咨政建言等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学科技战略研究智库。
按照全新机制的要求,深圳医学科学院将积极探索六大创新机制:灵活的引才用才机制、联动的多维合作机制、多元的资金筹措机制、创新的研究资助机制、科学的评审评价机制和协同的产业转化机制。
年内将启动深圳市专项医学研究
在建设进度安排方面,目前深圳医学科学院正在筹建期,已选址坪山区,按照 " 边建设,边运行 " 模式推进。年内将研究制定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方案,编制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可研报告,研究出台深圳医学科学院管理办法。构建 "1+N+X" 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启动临床研究医院改建项目。设立 " 深圳市医学研究专项资金 ",启动 1-2 类研究专项,建设全市医学科技资源信息平台。
2022-2025 年为建设期,要完成深圳医学科学院基础设施建设、仪器设备购置,基本完成首批研究所和中心的建设工作。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院所管理制度,全面开展深圳医学科学院各项工作,3-5 个研究院所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
2026-2035 年为发展期。深圳医学科学院稳步运营,高端人才集聚取得明显成效,在研究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应用创新方面取得一批优秀成果,在卫生健康交付学科领域达到国际水平,有 3-5 个研究院所国际影响力显著,深圳医学科学院品牌影响力国际一流。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