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继北京站首演收获广泛好评后,重大现实题材舞剧《到那时》即将于 4 月 1 日 -2 日在广州大剧院迎来广州站首演。3 月 31 日,广州站首演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大剧院召开。该剧由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联手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国歌剧舞剧院共同打造,以舞台艺术精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据悉,该剧历时 3 年完成,汇聚改革开放的精彩缩影,以改革开放排头兵、粤港澳大湾区 " 湾顶明珠 "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为切入点,展现该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谱写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决心与信心。在全党全面开展中共党史学习的当下,用舞蹈的方式书写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也是对改革开放史艺术而生动的诠释。
聚焦改革前沿黄埔
以 " 小人物 " 反映 " 大时代 "
作为文旅部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 ",中宣部粤港澳大湾区主题创作重点作品,舞剧《到那时》呈现了飞速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蓬勃生机,彰显广州市黄埔区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样本力量,凸显改革开放与时代更迭的壮丽诗篇。
该剧将背景放在身处改革浪潮前沿的黄埔,以黄埔区企业家故事原型,将改革开放 40 年分为上世纪 90 年代、本世纪初、当下及未来四个时间框架,叙事线索聚焦于父与子两代创业者身上,展现时代赋予个体的机遇与挑战。旨在将 " 小人物 " 与 " 大时代 " 相织,把 " 小地域 " 融入 " 大视野 " 之中,讲述个人命运同大时代浪潮交织的故事。
虽然剧中父与子的故事来源于黄埔企业家的创业故事,但剧中每一个 10 年,都在反映改革开放 40 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发展的起承转合。可以说,《到那时》让 " 黄埔故事 " 从现实走向了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舞剧名 " 到那时 " 亦有深意。当时,创作团队到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第二次采风。在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陶诚主持的创编会上,主创团队根据采风总结深刻体会:当下是改革开放初期的 " 那时 ",未来又是现在的 " 那时 ",历史的浪潮不断涌进,一代代创业者的拼搏历程就是一曲曲讴歌新时代,展望新征程的壮丽诗篇。当陶诚提出将舞剧命名为 " 到那时 " 的时候,所有人都沸腾了,这三个字是如此完美地切合了主题。
采用多媒体新技术
舞美音乐饱含 " 黄埔元素 "
据主创团队介绍,该剧在舞蹈语汇、舞台呈现等多方面都做出了许多大胆尝试。在独舞、双人舞、群舞等不同形态的舞段编排上匠心独具,尤其是 " 浪潮 " 等群舞段落,寻找到更具情感冲击力的肢体表达,用无声的舞蹈语汇讲述好时代主旋律。
" ‘浪潮’是本剧着墨的大意象,浪潮翻滚,乘势而上,浪潮是时代的意向表达,每一朵浪花都有说不尽的精彩。"《到那时》舞剧总编导佟睿睿表示," 舞剧独舞和双人舞用肢体语言塑造人物形象,避免了哑剧式介绍情节,在多义性和延展性上扩充人物的色彩,呈现真实的人物、质朴的身体、浪漫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构建现实叙述和人物心理演化双重递进的戏剧核心。"
在多媒体技术运用上,佟睿睿的团队在国内可谓首屈一指。整个舞剧利用多媒体与灯光的光影作用构成多变化、多层次的视觉空间,将 " 黄埔元素 " 自然地嵌合其中,充分凸显了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重视科技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质。
打造现实题材舞剧标杆
文化强区将持续推出重大项目
舞剧《到那时》是中国歌剧舞剧院与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一次出彩合作。作为该区的重要文化建设项目,目前舞剧《到那时》取得喜人反响。
该剧 3 月 19 日在国家大剧院成功首演,获得好评连连。不少观众感慨 " 是澎湃大作 ",更有观众表示 " 看哭了好几次 "。有资深剧迷在微博话题 " 舞剧到那时 " 中评论道:" 在这部舞剧中看到了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在编创上的更多可能性,该剧堪称在呈现形式上值得学习的范本。想把四十年的变迁浓缩成两小时的作品,情节选取和剪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天举行的发布会上,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陈文聪表示,目前该局正全力谋划黄埔区文化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谋划重大文化项目落地。
文图 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通讯员 孙旭东 范敏玲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