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日记者获悉 , 由 12 个鲜活故事组成的一部 75 分钟 3 集纪录片———《明月何曾是两乡》日前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和好评 , 该片历时 60 天柏摄和 1000NO 多公里的行程 , 用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天津援甘扶贫协作模式—— " 津陇模式 "。
5 个方面提炼独特 " 津陇模式 "
纪录片《明月何曾是两乡》分为 3 集,其中第一集包含《流淌的幸福》《小蛋壳 大幸福》、《种植幸福》《幸福磨坊》4 个分集故事,第二集包含《药材苦 幸福甜》《幸福喜羊羊》《来自高原的幸福》《幸福山水》4 个分集故事,第三集则包括《康复中的幸福》《健康是福》《幸福异乡》《幸福校园》4 个分集故事。
" 我们走遍了天津市对口帮扶的甘肃省几十个县区以及天津市的各对口帮扶区。" 该片导演赵国鹏表示:" 当我们披星戴月,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去丈量山川大地时,当我们每天的拍摄都被感动包裹时,当我们亲眼见证了贫困县、贫困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时,我们渐渐发现,所有重大的历史时刻都会映射在一座丰收的大棚、一只新生的羔羊、一株雨水中的树苗,以及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笑脸上。"
" 东西部扶贫协作是一项宏大的工程,涉及脱贫攻坚的方方面面。" 他说:" 最终,我们确定从资金扶贫、产业扶贫、人才扶贫、劳务扶贫、结对扶贫这 5 个方面出发去选择故事。最终,我们在不同的个体故事中找到了内在主线的方法,增强了全片的整体性。同时,也在共性之中提炼出了独特的‘津陇模式’‘天津经验’。"
纪录片是一个时代的档案
据了解,在该片的 12 个故事中,除了两位援甘技术干部的故事外,天津援甘的种种成绩均是通过 " 受援方 " 的故事来讲述完成。已经把天津当成第二故乡的平凉市青年林军伟、当了一辈子农民又在家门口进工厂当工人的李明山、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变身养羊场场长的张孝贤 …… 他们生活的改变、朴素的叙述,让天津帮扶的力度和效果立体而生动地体现在屏幕上。
" 帮扶的成绩可以用数字来述说,但数字背后沉浸的是津陇两地在帮扶过程中结下的深厚情谊。" 赵国鹏由衷地表示:" 在天津为女儿治病的秦安县村民康亚丽,谈到因病致贫时数度落泪,在得知天津市全免费为她女儿治病并看到女儿进步时又喜极而泣;天津市和平区中心小学教师杨静在即将离开靖远师范附小时,老师和学生们哭着表达对她的不舍,泪流满面的杨静说,我参与了,而且我也收获了,我感觉非常幸福。这样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不断地出现在镜头前,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观众。"
" 纪录片是一个时代的档案。" 他感慨地说:" 在这个档案中,不仅要有时代大潮的轰鸣,更应该有万千普通人的命运起伏。这是我们创作和拍摄《明月何曾是两乡》的思路,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秉持的纪实类纪录片的创作理念。"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文 / 图
编辑丨王璇
责任编辑丨安周霜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