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无锡 2021-04-02
宜兴龙墅福园:打造人文生态艺术陵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敏)又是一年清明时。近年来,宜兴市龙墅福园(以下简称 " 龙墅 ")倡导绿色殡葬,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引导市民过一个文明、节俭、低碳、安全的绿色清明,以 " 平安、文明、环保、绿色 " 为主题,推行献花、植树等祭扫方式,让绿色成为清明主色调。

打造人文生态陵园

在这里,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竹木苍翠,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龙墅坐落于新街街道陆平村,是 1997 年经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三级政府批准创办的一处集安葬纪念、园林艺术、传承文化和爱国教育为一体的现代生态陵园。

龙墅坚持 " 建文化陵园,创陵园文化 " 的理念,通过合理规划布局,专业景观设计,打造精品主题园区,倡导绿色殡葬,营造人文生态艺术陵园。在这里,安息和纪念着徐悲鸿、潘汉年、杨靖宇、周建南、蒋南翔、尹瘦石、傅学文、储师竹、钱秀玲、邓铜山等 10 多位名人。

倡导绿色文明殡葬

多年来,龙墅持续推崇 " 绿色殡葬、文明殡葬 "。早在 2012 年,龙墅开发五位一体节地生态安葬模式,包括草坪葬、树葬、竹林葬、花坛葬、壁葬等。2018 年,打造生态墓区,该墓区占地约 1.5 亩,各类墓葬形式在这里集合。

2020 年,龙墅规划建设花园式的节地生态葬区——爱叶园,它是国内首创的微型化智慧纪念园。在满足群众入土为安的传统需求前提下,将土地利用率最大化,做到每平方土地安放 36 个福位,这种新型葬式单位使用面积只占国内传统墓葬使用面积的 2%,是国内殡葬行业单位平方墓葬数量最多的生态葬式。

龙墅工作人员郑龙介绍,这几种绿色殡葬均不留坟头、不立碑,大大节省土地,且让生命融于泥土、回归自然,其实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升华。其中,龙墅推出的草坪葬最受欢迎,截至目前已销售了 300 多套。

实行集中文明祭扫

文明祭扫能有效遏制野外森林火灾发生,为弘扬时代新风,保障社会公共安全,龙墅依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江苏省殡葬管理办法》,以及国家、省、市关于推进殡葬改革的有关规定,禁止在墓区燃放鞭炮、焚烧纸钱,禁止携带焚烧桶进入墓区。

为方便部分需要传统祭祀的市民,龙墅特意打造了占地 1000㎡的集中焚烧场地。集中焚烧炉内禁止焚烧衣物、鞋帽、孝衣、被褥、花圈及易爆等危险物品。若市民携带了此类物品,可将其交由工作人员统一处理,以防火灾、爆炸等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推出个性化殡仪服务

葬礼是人生最后一场重要的仪式,当一个人走完人生旅途,告别这个世界时,亲人朋友会对其进行追思、追忆。为了能更好地表达对亲人的尊敬、不舍与思念,让亲人更加体面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龙墅全新推出安葬礼仪服务。让逝去变得温暖,让告别变得美丽。

日前,龙墅倾力打造了一支近 20 人的礼仪团队,主要负责葬礼的策划、文案和现场司仪工作。不同于传统的葬礼,他们主持的礼仪,现场伴着音乐和鲜花,肃穆而庄严,整个仪式看似简朴,却充满了哀思之情。据介绍,礼仪流程一般包括迎灵礼、纳福礼、暖穴礼、安葬礼、拭碑礼、祭拜礼。

此外,龙墅还推出了 " 私人订制 " 服务,每一位逝者都有着不一样的人生故事,仪式可根据逝者的身份和经历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龙墅用有温度有情感的告别方式,陪伴逝者走完生命最后的尊严旅程,让每一个普通的生命,都因有温度的纪念而长存。

相关新闻

" 竹梅祭 "

储师竹夫妇纪念碑落成

储师竹夫妇纪念碑落成

2021 年 3 月 31 日上午," 竹梅祭 " 储师竹夫妇纪念碑在宜兴龙墅福园 " 人文之林 " 落成。

储师竹,宜兴臧林人,是我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音乐教育家。2021 年适逢储师竹诞辰 120 周年,龙墅为家乡二胡大师及其夫人史雪妍建造雕塑纪念像,将继续承载本土人文的历史印记。

青铜浇铸的储师竹身穿长袍马褂,专注地演奏二胡,陪伴在一侧的夫人史雪妍神情温柔充满了关切。这座雕塑是雕塑大师白士勇先生为储师竹、史雪妍夫妇义务创作。身后的景墙由汉白玉、花岗岩和钢化玻璃高低错落组合而成,像是谱写出一段美妙的旋律。景墙上的乐谱节选自储师竹的《西城柳》。两侧是超视觉画家毛羽南先生为储师竹、史雪妍夫妇撰写的联句 " 竹韵九州,梅妍中华 "。

据了解,储师竹先生是集教育、创作、演奏于一身的杰出人物,对我国音乐建设作出令人瞩目的贡献,是位名副其实的民族音乐大师,他将对民族与国家的深沉情怀融入二胡中,表现深邃意境,震撼人的心灵,充分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

为了更好地纪念储师竹先生,表达对先人的敬仰与缅怀之情,龙墅福园还特别制作开放储师竹 " 网上纪念馆 ",市民和网友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进行 " 云祭扫 ":扫码可查看储师竹生平事迹,并进行网上鲜花悼念。

储师竹夫妇简介

储师竹(1901-1955 年),名振华,字师竹,宜兴臧林人,二胡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北大音乐高师科毕业,师从刘天华、萧友梅。曾在宜兴县立中学、重庆 12 所中高等学校教音乐,任国立音乐学院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兼民族音乐研究员。创作《西城柳》和《双溪夜语》纪念挚友万益烈士 , 创制 " 牛皮纸二胡 ",谱写 70 多首抗日革命歌曲,为阿炳《二泉映月》《听松》等六首曲记谱并拟定弓指法。培养闵季骞、张韶、俞鹏、谢颉、毛中明等 10 多位音乐教授。1955 年病逝。

史雪妍(1900-1989 年),名梅生,字雪妍,宜兴新建典巷人,金陵女子师范大学毕业。1928 年嫁储师竹。曾任臧林小学校长,培养 6 名贫困生成才;救护并资助秋收起义宜兴总指挥万益烈士的夫人胡企文及儿万元恺;创作歌词《小朋友》《哈哈哈》等,储师竹逝世后其定居北京。1989 年在北京逝世,中央音乐学院为她开追悼会。

图片均由龙墅福园提供

相关标签

文明 文化 火灾 专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