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校园贷,很多大学生心里已经有所防备,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学校躲过了网贷平台的坑,来到社会却踩上了 " 注销校园贷 " 的雷。近期,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辖区发生了多起因网上 " 注销校园贷 " 而被诈骗的案件,受害人多是 "90 后 " 毕业生,他们在接到伪称 " 平台客服 " 的电话后,错信对方,从而进行所谓的 " 注销流程 ",导致自己的钱包被掏空。
3 月 12 日 10 时许,东门派出所接到 26 岁的事主李某报警称,其在网上 " 注销校园贷 " 被人骗了。经了解,3 月 11 日 13 时许,李某接到自称是某贷款平台的电话,对方说他在大学期间办理过校园贷,如果不取消将会影响征信。然而李某大学期间并没有办理过贷款,这让他感到有些疑惑,接着对方又向其发送了各种文件。李某出于害怕,轻信了对方的说辞,根据对方指引开始 " 注销账号 ",对方通过屏幕共享让其下载各种小额贷款软件,并以刷流水恢复征信为由让其先后转账 126000 元,接着又以流水不够等理由让其继续转账。直至李某意识到自己被骗时,共转账 17.5 万余元。
无独有偶,黄贝派出所辖区的一名 27 岁的事主张某也因 " 注销校园贷 " 被人诈骗。3 月 20 日 14 时许,张某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金融平台的工作人员,并声称要帮其注销大学期间的贷款账号。随后对方又向其展示工作证,并准确说出了其个人信息,张某信以为真,便按照对方的指令走 " 注销 " 流程。对方称该贷款平台与微某贷有关联,要想注销该贷款平台的账号就必须将微某贷的额度清零,于是张某就按对方的提示,将微某贷的 26000 元转到对方提供的账户上。转账后对方又称该贷款平台与某 E 贷有关联,要其将某 E 贷上的 125000 元转到对方提供的账户上,还说一定会转账失败,但能证明其有信誉额度。张某这时感觉有点不对劲,只转了 1 元人民币到对方提供的账户上,哪知对方账户接受成功,其马上意识到被骗了,此时已经被骗了 26001 元。
笋岗派出所辖区的 26 岁事主王某也遭遇了同样的诈骗,3 月 23 日 14 时许,王某接到自称是某金融公司的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需要回收其在上大学时申请的校园贷账号。王某按照对方要求通过支付宝花呗、招商银行闪电贷、微信等 App 先后 7 次向对方指定的 " 安全账户 " 转账,转账后却再也联系不上对方,共被骗 16.3 万余元。
综合上述案件,罗湖警方调查分析,不法分子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实施诈骗:一、伪装 " 平台客服 " 联系受害人。不法分子通常冒充贷款平台客服,电话联系受害人,并利用非法渠道获取的个人信息,在电话中准确报出受害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贷款等信息;二、编造理由让受害人陷入恐慌。不法分子谎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校园贷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或产生严重后果。若受害人未曾注册过校园贷,不法分子则谎称其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也需要配合注销;三、要求转账完成 " 清零 " 和 " 销户 "。当受害人陷入深陷恐慌时,不法分子便要求受害人在多个贷款平台借款,提现后转入他们的 " 对公账户 " 来完成 " 清零 " 和 " 销户 ",并承诺会返还转账资金。当受害人发现被骗时,骗子早已联系不上。
罗湖警方在此提醒,所有的 " 注销校园贷 " 都是诈骗,不存在销户的操作,个人征信是无法人为修改的;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是此类诈骗案件的主要目标,需要重点防范,一旦接到此类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登陆官方平台或拨打 96110 国家反诈专线咨询。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