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 2021-04-08
绿色能源助力合肥新农村振兴“腾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资料配图)

" 你看,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源源不断,今年的销售情况特别旺!"4 月 5 日,肥东县包公镇青春社区的博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里,企业负责人黄静高兴地表示。2021 年,青春社区作为合肥地区唯一代表,入选全省 8 个 " 美丽乡村、电力先行 " 试点,打造 " 供电 + 能效服务 " 新示范,以绿色能源服务促乡村振兴和农民致富。

可靠供电护航合肥 " 菜篮子 "

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拥有 5300 多亩种植面积的青春社区是合肥的 " 菜篮子 " 之一,这里出品的瓜果蔬菜等农产品产销两旺。近年来,这里因地制宜寻求突破,牢牢把握市场需求,催生出一大批如炒货生产、稻田养殖小龙虾等特色产业。

2015 年,返乡农民黄静创办了博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经营袋装炒货等产品。最为畅销的 " 嗑官 " 牌瓜蒌籽就取自于本地生产的新鲜原料。在加工车间里可以看到,全自动的电炉不停地翻炒着颗粒饱满的果实,散发出诱人的奶油香气。

" 从材料筛选、炒制、包装、冷藏等方面均实现了全自动,有了可靠供电‘护航’,产品质量稳定、口感好,市场销售特别旺!" 黄静介绍,去年他们加工原料达 300 万吨以上,实现 1000 多万元的产值,这让他大呼没想到。

曾经的 " 空心村 " 成为新农村样板

今天的青春社区环境优美、产业发达是合肥新农村发展的先进样板之一。不过,就在前些年这里还如同许多传统农业地区一样,受制于基础设施条件差,发展速度缓慢。青春社区党总支书记卢英梅回忆,2000 年前后,社区六个村还在共用一台变压器,电力环境较为落后。

" 一到刮风下雨就停电,社区无法引进产业,发展基本停滞,当时人均年收入仅有几千元。" 卢英梅告诉记者,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青春社区成为了远近闻名的 " 落后村 "、" 空心村 "。

乡村发展,电力先行。" 十三五 " 以来,合肥供电公司大力实施农网升级改造,累计投入资金 26.6 亿元,完成 35 千伏以下改造 1996 项。以青春社区为例,这里从过去 300 户居民共用一个 200 千伏安变压器,升级为 10 台变压器、总容量 2245 千伏安,户均容量由 0.96 千伏安提升至 2.42 千伏安以上,供电可靠率上升至 99.931%。

新电力充分保障了居民生活和产业升级用电需求,推动农村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户们的 " 荷包 " 鼓起来。近几年,青春社区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迅速提升,当地还大力引进特色农业产业,引导越来越多的农民回乡创业,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直接带动人们在家门口脱贫致富。

入选全省 " 美丽乡村、电力先行 " 试点

" 我们还入选了安徽省美丽乡村,现在人均收入达 23500 万元以上。未来几年,计划进一步加快升级和调整产业结构,打造集现代农业、特色红色旅游等五大区域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名村,让大家共同迈向更加富裕的明天!" 黄静自豪地说。

今年,安徽省电力公司积极探索新时期电网规划发展理念,青春社区作为合肥地区唯一代表,入选全省 8 个 " 美丽乡村、电力先行 " 试点。合肥供电公司紧扣乡镇发展定位,计划 2023 年前在包公镇投资 5332 万元,新建 35 千伏包公变、配电变压器 51 台,新增 14500 千伏安容量,提升户均容量达 3.24 千伏安以上。

" 十四五 " 期间,合肥供电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农网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突出电网和村镇融合理念。依托智慧能源平台,打造 " 供电 + 能效服务 " 乡村示范,以绿色能源服务促新农村振兴。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吴奇 通讯员 李岩

相关标签

合肥 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 升级改造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