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苏宁)新增公益性岗位 7000 个;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及时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适时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4 月 8 日,江苏省人社厅召开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八大民心工程新闻通气会,发布一大波民生利好。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机关党委书记,厅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健出席新闻通气会,对实施 " 八大民心工程 " 的相关情况作了具体介绍。
△ 新闻通气会现场 省人社厅供图
定心
就业岗位扩容,新增公益性岗位 7000 个
就业是民生之本。八大民心工程中,陈健首先提到的就是就业岗位扩容量 " 定心 " 工程。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江苏将加快落实《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若干措施》,新增公益性岗位 7000 个。积极稳妥做好禁捕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工作。举办百日百万网络招聘行动,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帮扶,确保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年末就业率达到 95%。开发 5 万个见习岗位,组织 3.5 万人参加见习。举办第四届 " 创响江苏 " 大学生创业大赛,以创业带动就业。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不少于 160 万人。
信心
支援企业发展,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费率政策
江苏将实施支援企业助发展 " 信心 " 工程。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减轻企业社会保险负担。允许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帮助确有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给予稳岗返还。给予小微企业富民创业担保最高 300 万元的贴息贷款。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 3.6 万人次以上。
暖心
待遇水平稳增长,适时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备受大家关心的待遇问题也有提及。江苏将实施待遇水平稳增长 " 暖心 " 工程。及时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至每人每月 173 元。推进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提标。适时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舒心
激发人才活力,实施万名博士后集聚计划
人才是第一资源。江苏将实施激发人才增活力 " 舒心 " 工程。实施万名博士后集聚计划,建立世界前 200 强高校博士毕业生进站招收资助 " 绿色通道 "。深化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双向贯通改革,开展国际职业资格与职称比照认定、新兴职业领域职称评价探索,建立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快速响应机制。持续推进 "G42+" 重点民营企业人才人事综合改革。全面推行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完善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激励机制。遴选建设 100 家省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30 家示范工作室和 10 家传承示范基地。组织 " 江苏留学回国先进个人 "" 江苏服务业专业人才特别贡献奖 "" 江苏技能大奖 " 评选表彰。
安心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夏季专项行动
江苏还将实施劳动关系促和谐 " 安心 " 工程。实施千户企业培育共同行动,开展省级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设。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夏季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实名制、专用账户等各项制度,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开展 " 百家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 创建活动,打造 30 家 " 金牌调解组织 "。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促进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实习生参加工伤保险,试点平台从业人员参加职业伤害保险。
爱心
实施精准帮扶,修订完善乡土人才职称评价标准
江苏将实施精准帮扶送真情 " 爱心 " 工程。制定出台推进富民强村帮促行动实施意见,修订完善乡土人才职称评价标准。组织赴滨海等地开展助推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层系列活动。全面实施 " 三定向 " 政策,激励引导广大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扎根基层。落实 " 三支一扶 " 计划,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做好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公开招聘医学类人才,以及农村订单医学生、乡村教师定向培养等工作。持续推动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参加城乡居保,确保实现参保登记、代缴保险费、发放待遇 " 三个 100%"。
放心
化解风险,保护好老百姓的 " 养老钱 "" 保命钱 "
江苏将实施化解风险保安全 " 放心 " 工程。研究制定社会保险欺诈案件移送实施办法,加强行政执法与纪检监察、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开展 " 三个全面取消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提前退休、工伤保险等重点事项监督检查,当好社保基金的 " 守夜人 ",保护好老百姓的 " 养老钱 "" 保命钱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基本规范,实施重大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落实防范化解重大失业风险 "1+4" 方案,确保不发生规模性失业。加强窗口单位、办事大厅、技工院校等重点场所和招聘、考试等重大活动风险排查化解。用心用情做好信访工作,攻坚化解信访积案。
贴心
提高服务效能,推进 " 人社服务快办行动 "
江苏将实施服务效能提水平 " 贴心 " 工程。扎实推进 " 人社服务快办行动 ",年底前所有地市实现 10 个以上 " 一件事 " 打包办、20 个以上高频事项提速办。推进实施综合柜员制。主动做好 " 上门办 " 服务。全面实施人社服务 " 好差评 " 工作。稳步推进全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和 12333 智能服务全面上线运行。推广应用 " 人社服务网点电子地图 "。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 " 一卡通用 "。基本实现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资格 " 无声 " 认证。全面开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 " 省内不用办、跨省不用跑 "。选择 8-10 个镇村,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