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入推进 " 精致兰州 " 建设,巩固深化 " 全国文明城市 " 创建成果,根据兰州市政府 4 月 6 日 " 精致兰州 " 建设推进会工作部署,市精致办研究制定并印发方案,启动实施了全市市容环境及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整治工作。
此次全市市容环境及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整治,以推进垃圾治理、加强环卫管理等 5 类 20 项城市治理方面工作为重点,力争通过一周的整治,有效解决流浪犬管理、共享单车、快递车辆秩序等方面的 " 脏乱差 " 问题,促进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对门头牌匾提升、垃圾分类推进、老旧小区治理等方面的工作,于 6 月底前拿出方案、做好安排、加快推进;对整治后市容环境、垃圾分类工作,加强常态管理、长期坚持,深化 " 全国文明城市 " 创建成果,促进 " 精致兰州 " 建设稳步发展。此次整治工作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实施。
加快减量化,推进垃圾治理
重点在主城区、高新区、黄河风情线等相关辖区选定中心街道,试行定点分类投放,满足居民生活垃圾投放需求;在重点区域小区楼院,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力求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全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在生活垃圾投放高峰时段配备桶边督导人员,对居民投放行为进行指导、提醒和规劝;配足、配齐分类收运车辆,合理确定分类运输站点、频次、时间和路线,切实解决市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升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的信心。
提升精细化,加强环卫管理
督导落实 " 街长制 "" 门前三包 "" 一把扫帚扫到底 "" 全民洗尘 " 等制度措施。运用垃圾治理 " 红黑榜 "、无人机航拍等办法,强化生活、餐厨、建筑垃圾治理,有效解决视线范围内乱堆垃圾、乱倒泔水等问题。推行城区环卫公厕 24 小时免费开放、厕纸按需提供,严格落实环卫公厕管理服务标准,实现公厕管理效能、社会效益 " 双提升 "。及时更换破损道砖、路灯等市政设施,有序治理城区未纳入老旧楼院改造的八十年代以前老旧房屋、残垣断壁、破旧墙面,逐步改造老旧空间。
注重规范化,强化市容管理
门头牌匾管理方面,着力打造 12 条门头牌匾示范街,集中清理整治交通护栏上软体广告、破损公益广告及破旧门头牌匾、违规户外广告。摊点治理方面,突出早餐摊点、便民摊点、早市夜市市容秩序、环境卫生监管,推进定时、定点、定人规范经营。市容管理方面,整治城区乱涂乱画、夜间施工噪音扰民等问题。快递车辆管理方面,规范快递车辆车体,查处逆向行驶、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养犬管理整治方面,建立养犬管理和服务电子信息系统,督促养犬人办理养犬登记、参加年审;大力查处违法养犬及影响市容环境养犬、违法占道售犬等行为,及时捕捉流浪犬。
聚力精准化,增强治理效能
协调启动中铺子生活垃圾处理厂二期工程,加快推进厨余垃圾处理厂、粪便处理厂建设,督导主城四区分别建设渣土倾倒场;紧盯背街小巷、城市出入口等区域和 " 兰洽会 " 等重大节会、重要时段,着力整治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主次干道、广场什字、景点景区等区域具备条件的箱体,通过设置外罩、张贴壁纸等办法,美化箱体、提升档次;对占用盲道、破损及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的箱体,予以更新更换、维修维护、整治规范;全面排查已废弃、不再使用的箱体、棚亭等 " 城市家具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予以清理拆除。
聚焦智能化,优化城市管理
推进市区数字化城管平台软件系统升级改造,建立 " 属地成网、网中有格、格中有责、责任到人、管理到位 " 的智慧化城市管理新模式;严格实施《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运行管理制度》《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考评办法》,进一步完善数字城管平台运行监督、考核机制;运用互联、感知等现代科学技术,有序推进共享单车、瓜果摊点、早餐摊点、渣土运输信息化监管等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智慧化程度。
同时,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以点带面作用,各区县、高新区、黄河风情线大景区将继续推进 " 十大精致项目 " 创建行动,最大限度满足市民群众需要,不断增强 " 精致兰州 " 建设的社会效益。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潇旋
编辑丨李雪岚
责任编辑丨张亚君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