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3 日,由三联书店发起的年度阅读沙龙 " 三联 · 新知大会 " 拉开帷幕。
三联 · 新知大会创办于 2018 年,由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及其旗下三联生活传媒公司(三联生活周刊、中读 app)、三联韬奋书店等子品牌联合打造,旨在推广深度阅读与学术普及,邀请人文、艺术、科学等领域的一线学者,深入浅出地呈现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方法。学者与公众,面对面聆听、交流、碰撞 …… 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新观念、启发思维。
提问历史,想象未来
分享十六位学者的智慧与思想
我们关心的知识永远指向未知,而 " 未知 " 既朝向未来,也回望过去。此次三联新知大会的主题是:" 提问历史,想象未来 ",邀请文学、历史、哲学、考古、艺术等领域的十六位学者举办四场主题论坛。他们将围绕考古百年、唐宋文化、" 小说 " 与 " 历史 " 的共生等话题展开讨论,与公众分享他们的智慧与思想。
本季新知大会的开场话题是近期被三星堆遗址新发现再次带火的考古主题。从 1921 年发现仰韶文化至今,中国考古走过百年历程,数代考古学者的努力,揭示了今天中国版图上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百年考古发现带来丰富的资料,同时提出更多的问题:中国进入文明的标准如何界定,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架构,如何看待传说和历史、本土和外来,研究成果如何最大限度回馈社会、发挥实际作用 …… 上一个百年,素材都已到位;下一个百年,我们期待新知——李零、陈胜前、姜波、常怀颖等四位学者将为公众抽丝剥茧,讲述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方向。
唐和宋是中国历史上引人瞩目的两个朝代。
充满活力的盛唐气象是如何形成的?在这个世界性的中华帝国里,唐人如何看待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重新思考唐朝的世界性,将为我们的当下和未来提供源源不断的教益与启迪。
宋,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人文精神、极有教养、极富审美的朝代之一。宋朝的帝王、士大夫和百姓如何看待个人与天地自然、家国人伦的关系?他们如何把审美融入日常,活出文雅、洒脱、有趣的人生?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我们为之自豪的民族文化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这些,都可以回到宋朝去寻找答案。
葛承雍、邓小南、李四龙、杨立华、孟宪实、余辉、尹吉男、江湄 …… 新知大会第二场、第三场将邀请历史、哲学、艺术等领域的八位学者为大家介绍学界对唐宋两朝诸多方面的最新的研究与见解。
小说与历史,是人类探索自身文明与心灵的两种不同形式,我们很难说它们谁更 " 真实 "。自小说诞生以来,围绕其虚构的形式与现实的功能之间的讨论就从未停止。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派,不同时期的小说写作都与历史保持着或隐或显的张力。进入 21 世纪,上百万字的穿越、玄幻小说随处可见,打破创作门槛的非虚构作品亦极受追捧——在两者的夹击下,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再难找寻文本的 " 理想读者 ";而历史,也随之变得轻忽、飘渺。新知大会第四场,格非、苗伟、董强、范晔——作家与翻译家共聚一堂,将重新讨论小说、历史与形式,检索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想象,为叵测的未来留存一份备忘。
知识永远承诺开放
将学者的研究转化为大众都能享有的财富
本季的主题源自三联书店编辑部和三联旗下知识服务平台 " 中读 " 共同开发的系列音频课程内容。这些课程秉承三联书店的出版传统,就某一主题,邀请相关领域的优秀学者,通过新技术手段,使得知识资源在学者与公众之间双向流动——对学者而言,知识经过了质疑、挑战、检验而变得更具理性;对听众而言,平常看上去冷僻、高深的问题因走出书斋变得亲切而感性。知识本身也因分享与体验激荡出更多的可能性。
这些音频课程播出后广受好评,现已陆续结集出版。这套丛书不仅是音频课程的简单整理,根据听众的反馈,经过编辑团队的策划,邀请老师重新编写,辅以丰富的插图,将专深的学术研究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知识读物,系统地勾勒知识演进的过程,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呈现给读者。
这些专业的学术问题,以出版学术专著的方式言说只能是一家之言,而今却以开放的形式,在或许永远无法达成共识的讨论与争执中共同丰富着知识的阐释空间。
有别于 " 知识胶囊 " 对读者喂养式的知识贩售," 三联 · 新知大会 " 选择将前沿的、可靠的、充满可能性的知识置于公共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有提问,有挑战,而不是将知识视为关于世界无可置疑的真理,它将帮助我们每个人认识过去,理解当下,应对未来。
" 新知大会,不是简单的时髦包装,也不是一次性的消费,它是由议题设置引发的对某一系列知识、学术研究的关注。我们将依托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再次为学者与公众搭建起思想与知识沟通的平台,延续基于现实的大众启蒙,将人们思考的点滴汇拢、聚合,理解当下,了解彼此。新知大会只是个开始。" 三联书店相关人士如是说。
特约撰稿 三联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