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仲茜 文 / 摄)" 在《唐诗三百首》中,直接写南京的诗歌不止 10 首,而《全唐诗》中提到南京的,有千余首。"4 月 10 日,现代快报小记者走进南京图书馆十德堂,跟随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俞香顺,一起探寻唐宋诗歌中的南京。让小记者们感叹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以南京为题材、与南京有关的作品,多不胜数。而以唐宋诗词为例,与南京有关的诗歌,大多描写了风景优美、人情醇厚的美好,但又似乎透露出一股历史的厚重与感伤,形成一系列 " 金陵怀古 " 主题诗,流传至今。
△小记者走进南京图书馆十德堂
【伤感】六朝情结下,诞生很多 " 金陵怀古 " 诗
" 南京是六朝古都,人文积淀深厚。安史之乱之后,中晚唐诗人普遍有一种‘六朝情结’,缅怀六朝繁华。而金陵是六朝古都,不仅是六朝政权的象征,也是六朝人物、文物的渊薮。于是‘金陵怀古 ",便成为此诗人作诗的一个主题。" 俞香顺讲解说,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刘禹锡的《金陵五题》、韦庄的《台城》、杜牧的《泊秦淮》、李商隐的《咏史》、王安石的《桂枝香》、高蟾的《金陵晚望》等。
细读这些古诗,诗中出现的不少地名、风景,如今的人们还可以找到遗迹。如石头城、台城、乌衣巷、朱雀桥、长干里等。现场有不少小记者回应,他们曾经去过上述地方游玩。
不过,俞香顺提出,很有可能现在的地址与诗中提到的地方不一样。例如,刘禹锡写的《乌衣巷》,并不是如今在夫子庙秦淮河边的乌衣巷,而应该在城南靠近长干门的城墙附近。" 又如,韦庄诗中的《台城》,应该在今天的鸡鸣寺后面、玄武湖之边,那里有一段城墙名为‘台城’。而据最新考证,历史上真正的台城可能距离江边、湖边还有一段距离,大约是在大行宫东箭道、如今的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附近。"
【故事】" 诗仙 " 李白曾畅游南京,在劳劳亭送别故人
除了伤感的金陵怀古系列诗歌,提起写南京的名诗,不得不提 " 诗仙 " 李白。李白与南京可谓关系密切。他一生多次经过并逗留在南京。他曾游览和歌唱过南京的紫金山、玄武湖、凤凰台、劳劳亭、长干里、白鹭洲、板桥浦等。据粗略统计,李白写金陵的诗有近百首之多,入选中小学生必备篇目的就有好几首。俞香顺重点向小记者们推荐了描写 " 劳劳亭 " 的诗。
"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据悉,劳劳亭坐落于今南京市西南,临近南京市著名建筑新亭,是一座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的著名历史古迹,自古以来即是来往其地行人分别、相送的场所。" 劳劳 " 形容忧愁伤感的样子,亦如《孔雀东南飞》中的 " 举手长劳劳 "。" 折柳相赠 ",是古代告别的一种民俗。" 古人认为,告别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对生命的怜惜、对爱的珍惜、对时光流逝的痛楚,它背后蕴藏的是中国人的审美、伦理和情感。" 俞香顺赏析说," 中国的古典文学,尤其是诗词,除了内容、情感之真、善之外,语言、音律(音乐美)、形式(建筑美)、意境(绘画美)上尤其美。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说,古典文学能够给我们提供审美愉悦、精神洗礼、心灵滋润,可以恢复我们的‘深情锐感’。"
而如今,在互联网时代下,今人的离别没有了古人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的离愁,友人离开一座城市,也不用 " 长亭 " 或 " 短亭 " 的郊外相送,登上高铁、飞机,随时可以离去。想念了,坐飞机一两个小时就能飞过来。对此,俞香顺表示," 虽然我们不用像古人那样去送别,但还是应该学会感悟告别的意义,珍视相聚的不易。"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