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4 月 9 日,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共江门市委宣传部、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江门市博物馆承办的 " 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银信(侨批)专题展 " 首次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为期一个月,从 4 月 9 日至 5 月 9 日。中国文联、中国侨联、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广东省驻京办、江门市委宣传部等有关单位、团体负责同志及嘉宾出席开幕式。
据介绍,侨批也称 " 银信 ",是指近代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和领取包裹的凭证,是一种信、汇合一的载体,也是海外华侨连接家人、家乡、祖国的核心纽带,传承着侨乡丰富的民俗文化,涵盖了侨乡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各个层面。2013 年 6 月,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其中的 5 万件侨批出自江门,其中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侨批来自江门五邑。
本次展览共展出银信及相关展品 230 余件,其中江门市博物馆展品 170 余件,图片、图表近 100 幅。展览共分为 " 何为银信、递送银信、游子之心、桑梓之情、报国之志、复兴之梦 " 六个部分,展示了银信(侨批)(以下简称 " 侨批 ")的丰富文化内涵和重要价值,展现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坚忍不拔、勇于开拓、守信重义、爱国爱乡的优秀品质。
中共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表示,此次展览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保护利用好 " 侨批 " 文物,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更是希望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时期,通过举办这样的侨批展,将侨批中的诚信精神、家国情怀,传播开来、传承下去,让更多社会大众看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艰苦创业、勤劳勇敢的智慧和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同时,以侨批为纽带,广泛团结海内外侨界人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红云 通讯员周颖森 江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