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新华村坐落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道,南侧紧邻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西入口,东侧邻近秀全公园,地处花都区黄金地段。4 月 9 日,《花都区新华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进行征求意见公示。规划范围约 5.58 公顷,要求核心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的檐口高度控制在 11 米以下。
范围集中在大塘边前街区域
规划以现状新华村为核心,结合控规路网进行建筑评价和历史资源梳理,并进行详细研究,确定新华村传统村落规划范围约 5.58 公顷,主要集中在大塘边前街区域。
规划将保护范围划分为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和环境协调区范围。其中,核心保护范围东至前街十五巷及新华村对接新街河大堤南北道路 , 西至厚之徐公祠前风水塘西侧岸线,南至风水塘南侧规划道路北侧红线,北至厚之徐公祠以北 15 米,总面积 1.12 公顷。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前街十二巷,西至核心保护范围西侧外延 10 米,总面积 0.93 公顷。环境协调区 3.53 公顷,东至东侧规划道路,西至核心保护范围东侧外延 10 米。
保护对象包括 " 祠堂 - 书院 - 塘 - 禾坪 - 居坊 " 的村落梳式布局,厚之徐公祠、高岗书院,以及位于厚之公祠前、村委东侧的风水塘,前街五巷北部巷尾的古榕树等。
核心保护区限高11米
在核心保护范围内,严格保护历史风貌和村落肌理。合理保护不可移动文物、推荐传统风貌建筑线索、风貌较好的其他传统建筑,保护水塘、古树等自然环境要素。
同时,对核心保护范围内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危破房屋及违章建筑进行整伤改造。要求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的高度、体量、建筑类型,材料、色彩等应与传统村落的历史风貌相协调,以保持村落的整体历史风貌特色,控制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的檐口高度在 11 米以下。此外,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新建、扩建及改建活动,需提交历史文化保护的具体方案。
现状建筑进行立面整治或保护性复建
在建设控制地带内,应保护传统村落整体格局,落实周边空间对传统村落里巷的空间通廊。保护建设控制地带内各级不可移动文物推荐传统风貌建筑线索和传统建筑。禁止开展在何对各级不可移动文物、推荐传统风貌建筑线索构成破坏性影响的活动。
规划提出,对于影响历史风貌的现状建筑应予立面整治或保护性复建。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高度控制在 18 米以下。
在环境协调区范围内,保护传统村落自然格局,同时应满足各级不可移动文物的控制要求。对环境协调区内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危破房屋及违章建筑进行整饬改造。新建、扩建、改建建筑风格、形式、色彩、体量应与传统村落相协调,且建筑高度应控制在 30 米以下。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慕媛通讯员穗规资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