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4-12
深晚报道 | 首届中国数字新闻学年会在深大召开 共讨数字时代新闻学理论与实践发展前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4 月 10 日,以 " 数字新闻学的理论想象与经验田野 " 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数字新闻学年会在深圳大学召开,国内外 50 余位专家学者莅临深大参会,共同探讨数字时代的新闻学理论与实践发展前景。年会由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与《新闻界》杂志社联合发起,由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媒体融合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承办。

▲年会召集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常江

年会召集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常江介绍,首届数字新闻学年会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 数字新闻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 " 开展学术研究,以凝聚国内学界力量共同探索数字时代的新闻学研究新范式、打造高质量新闻学研究学术共同体。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巢乃鹏介绍了深大近年来在新闻学领域内取得的成果

在上午的主论坛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陈昌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陆晔,利兹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克里斯 · 安德森,以及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常江分别就数字新闻学的伦理标准、实践前景与理论现状等不同领域作主旨发言。

在题为《数字时代的新闻伦理:数据主义的反思》的主旨发言中,陈昌凤认为,数据主义的兴起为我们认识世界带来了新的便利,但我们要审慎地认识数据的诸多问题,持续呼吁数字时代的算法人文主义。陆晔以《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数字化新闻和可视化》为题,围绕着数字化新闻的生产和传播展开了主旨演讲。陆晔表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新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视化即是这种变化的表层特征之一,这要求我们对环境与新闻本身的转型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考察。

克里斯 · 安德森站在新闻生态的角度上进行了数字新闻发展前景的展望。他表示,信息生态系统的变化为新闻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这要求我们超越具体的事件的局限,以跨越国别的视角对中西方新闻学协同创新进行思考。

当天下午,以 " 技术 · 业态、理论 · 方法、实践 · 职业、治理 · 教育 " 为主题的四场分论坛同时进行,30 余位在不同领域内探求新知的学者们在分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通讯员 余芳

相关标签

深圳大学 移动互联网 克里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