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4-13
深晚报道丨3大DNA助力华为持续保持5G优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在 2021 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无线产品线副总裁甘斌就 " 创新不止,共赢 5G 未来 " 进行主题发言。甘斌总结了华为无线持续创新的三大 DNA,并表示将通过三大 DNA 持续技术创新,实现 5G 产品引领和产业引领。

创新是一场 " 马拉松 ",甘斌开场以近期支持厦门马拉松的 5G 超级上行方案举例,从 2017 年首创的上下行解耦方案被标准接纳,对着上行能力增强的城墙口不断冲锋,直至完备的超级上行方案在厦门马拉松成为一大亮点,支持全新的观赛体验和新兴直播场景。

甘斌着重提到的多天线 Massive MIMO 是 5G 核心技术,也是 5G 极简网络之本。到目前为止,华为 5G Massive MIMO 产品部署已超百万站,成为全球主流运营商的首选。甘斌回顾华为 Massive MIMO 的创新历程,总结了持续创新的三大 DNA。

▲华为无线产品线副总裁甘斌

首先,深刻洞察产业方向。在 5G 研发初期,华为洞察出 5G 兑现全覆盖 Gbps 体验的基础是 Massive MIMO 技术:要兑现 Gbps 的极致体验需要大带宽,要提供大带宽需要在更高的频段上,而高频段发挥大带宽优势又面临着连续覆盖的挑战。

其次,联合客户持续创新。华为联合全球客户,深挖客户痛点持续创新,是产品领先的原因之一。在韩国,对设备安装的重量要求严苛,楼顶安装基站设备有承重限制,为此,华为在 2018 年通过材料、散热等系统性创新将 Massive MIMO 重量减少至 20kg,满足单人安装诉求和屋顶承重要求;在欧洲很多国家,面临天面受限的难题,存在 30% 的单天面场景,同时,高度限制、新抱杆申请周期长等问题也是困扰运营商的大难题,为此,华为在 2019 年率先推出 A+P 天面,创新性的把 2/3/4G 天线和 5G AAU 融合在一起,同时把高度做到了 2 米,满足了天面安装要求,帮助欧洲客户突破单抱杆部署限制。这样的例子,在华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下数不胜数,实现了一次又一次创新实践。

最后,力出一孔饱和投入。在识别战略方向后,华为通过多梯队、多波次的饱和投入,聚焦战略方向,在算法、功放、材料、天线、散热等各领域积累了大量领先优势。按照 " 商用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 " 的节奏进行多梯队循环创新,并通过多波次饱和投入,保持产品领先。

深圳晚报记者 王新根

相关标签

华为 5g dna 马拉松 厦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